返回第34章 阴司刑法为那般 只劝人心先向善(第2/3页)  西游记之玉皇归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要欺骗自己的良心,神鬼昭彰何曾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的早或者来的晚罢了。”

    唐太宗听他这样说,想起之前自己所做的种种,心中很是凄凉。往前走了不久,看见一帮鬼卒,都各拿着幢幡,都跪在路旁说:“桥梁使者前来接。”崔判官叫他们起来,他们走上前带着着太宗,从这座金桥走过。

    太宗又看见那一边有一座银桥,桥上走的是几个忠孝贤良之辈,光明正大之人,斗殴有幢幡接引;那旁边又有一座桥,寒风滚滚,血浪滔天,哭喊交院的声音不绝于耳。

    唐太宗问崔判官说:“那座桥叫什么名字?”判官告诉唐太宗:“陛下,那桥叫做奈河桥。如果回到阳间一定要传开来。那奈何桥下都是一些:奔流浩浩的大水,险峻窄窄道路。俨如匹练搭长江,好像火坑飘在上方。阴气逼人冰冷刺骨,腥风扑鼻味钻心。波翻浪滚,往来并没渡人船;赤脚蓬头,来这里都是一些作恶的鬼魂。桥长为数里,宽度只有三指。高有上百尺,深却千里。上面没有扶手栏杆,下面有抢人恶怪。

    身上还带着锁链,自从走上奈何桥这条路。你看那桥旁边的神将很是凶狠,河内冤魂很是烦恼。树丫上,挂的是青红黄紫色丝绸衣服;陡峭的悬崖前面,蹲着的是毁骂公婆的泼妇。奈何桥上面写着,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

    有人说:时常听到鬼哭狼嚎,血水浑波都有万丈高。无数牛头喝马面,在哪里狰狞着看守这奈河桥。

    正说着,那里有几个桥梁奉命办事的鬼差,早已回去了。唐太宗的心情很是惊慌,点头叹息,默默为他自己悲伤,跟着判官c太尉,早过了奈河桥下的恶水,血盆苦果。前方又到枉死城,只听到有人在大声叫喊,分开众人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唐太宗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感到非常害怕。看见一伙拖腰折臂c有脚没有头的的鬼魂,上前拦住唐太宗,都嚷嚷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吓得唐太宗在崔判后面藏藏躲躲,一直叫到“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

    崔判官对唐太宗说:“陛下,这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一些王子些头目的鬼魂;都是往死的人,没有人收,也没有人管,在这里不得超生,又没有钱钞和盘缠,都是一些孤寒的饿鬼。陛下你得那些钱钞给他,我才能救的了你。”

    太宗道:“寡人空身到这里,哪里有什么钱钞盘缠?”

    判官道:“陛下,阳间有一个人,有金银无数,在我这阴间里存放着。陛下可出一个证明,小判可以为你作保,暂时借他一库的钱财,发给这些这些饿鬼,才能过去。”

    太宗很是惊奇,有人竟然拿钱在阴间存放,这手段了得,自己拿他的还要担保,他知道这是裸的要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问崔判说:“这个人是谁?”

    崔判官对唐太宗说:“他是河南开封府的人氏,姓相名良。他有十三库金银在此。陛下若借用过他的,到阳间还他就是了。”

    太宗知道这崔判有借刀杀人目的,奈何自己有求与他,自己只拿一库的钱财,剩下十二个库房都会归这崔判所有,他很是大出一口气,答应了他,或许自己想多了,也许真是为这些人着想也说不定,他很是高兴,立即立下字据说是借用。遂立了文书交个判官,借他金银一库,让太尉给这些人分了。

    崔判官吩咐说:“这些金银财宝,你们都平均分了吧,放他过去过去。他的阳间阳寿还早呢。我领了十王的命令,送他还魂,我会让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你们投胎的,不要再生事端了。”

    众鬼魂听到崔判这样说,自己又得到了金银,都唯唯诺诺的后退而走。判官让太尉摇动引魂幡,带着唐太宗出去,离开了枉死城中,走在还阳的路上,飘飘荡荡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