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科考之路(第1/3页)  狐作妃为:皇上,莫嚣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昭贵妃装低调装了这么多天,本来就已经违背了她往日的张扬性格。

    再加上今天收到赵国公府传来的消息。

    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又无处发泄。

    只好拧小宫女来出气。

    难道这个苏昭仪是她赵清漪命中的克星?

    为什么她三番四次想的招式都被苏昭仪轻而易举的破解了?

    昭贵妃没有反思过自己为什么要害苏昭仪。

    倒是责怪苏昭仪看穿了自己的阴谋。

    这也算是她们赵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了。

    ……

    柳懿拿起案几上的一张纸,手微微发抖。

    就在她派人去宫中传递消息之后,这张纸就突然出现在她的台面上。

    这上面也并没有写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话。

    无非就是写了几个说书先生的名字。

    这几个说书先生本来在京中小有名气。

    但是最近却都销声匿迹了。

    这几个人本来就受雇于赵家。

    那些流传于京的什么忠臣故事,就是这几个人开始传出去的。

    当然,也包括之前那个妖妃的流言。

    如果不是这几个人同时消失了,恐怕柳懿还不会察觉。

    现在,这几个人的名字又摆到了她的面前。

    那就说明……

    这几个人已经不可用了。

    甚至说他们现在还在不在人世都很难说。

    恐怕以后,赵国公府想要再行这一招,打这种舆论战,难度又更大了。

    哎,诸事不顺啊!

    更让柳懿和昭贵妃感到诸事不顺的事情还在后头。

    再过上十来天时间,风靡万千学子,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就要拉开序幕了。

    现在,京城里已经是人满为患。

    各地赴京赶考的学子把所有的客栈都给住满了。

    事实上,不独大元朝有这样的盛况。

    科举考试在历朝历代都是寒门学子奋斗的目标。

    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在大元完全不是一个传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便是大元千千万万学子的心愿。

    可以说,科举考试也是大元普通百姓想要向上层流动的唯一实现途径了。

    这些待在京城的学子们,已经是通过了去年各地的乡试,才成功进入京城参加会试的。

    所以,他们之中很有可能就会有不少以后的国之栋梁,各地的大小官员什么的。

    学子们每日除了备考读书之外,当然也会有放松身心的需求。

    他们也会去茶楼听说书,去酒肆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

    而在茶楼酒肆听到的这些传奇故事,又可能会影响学子们对朝局和皇帝的看法。

    科举考试考的是策论,是对治国、政事的看法和建议。

    要是学生们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赵国公功高震主,目无君上。

    对舆论环境会形成多么不好的影响!

    柳懿十分怅惘,却不敢再轻举妄动。

    “母亲。”

    赵裕文十分罕见地在这个时间来找柳懿。

    “文儿,你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原来,赵裕文也想去参加会试。

    “那怎么行!”

    柳懿一听,简直是坐都坐不住了。

    当年,柳懿受不住赵裕文一再纠缠,才同意让他去参加了乡试。

    这件事被赵国公知道了,毫不留情地把柳懿一顿痛骂。

    说她“妇人之仁”“头发长见识短”。

    按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