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经验老道(第1/2页)  狐作妃为:皇上,莫嚣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

    皇上竟然想要让新军去增援。

    众臣面面相觑,无人作声。

    “各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皇上圣明,新军确实经过训练,已成为我大元的精锐部队,然……”

    军部侍郎吴庸大着胆子,走上前来。

    “然什么?”

    程宁似笑非笑地看着吴庸。

    吴庸吞了一口唾沫,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然而,蛇无头而不行,兵无将而不动,新军虽然十分精干,却缺少一个经验老道的将领,带领他们作战,皇上是否应该考虑,选择一位强悍的将领?”

    经验老道?

    论老道,可能大元没人能及得上赵国公了。

    这吴庸还真是指向性很明显啊。

    程宁没有反驳,只是点点头:

    “还有呢?”

    “皇上。”

    见吴庸没被斥责,其他大臣恐怕也受到了鼓舞。

    于是另外一位大臣赶紧站了出来。

    “新军虽有千好万好,然京师离闽粤之地终究遥远,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为解燃眉之急,皇上是否应就近调遣部队?”

    就近?

    东南一带,哪还有其他规模庞大足以增援的精锐部队?

    再往西,那就得数西南的赵国公一系了。

    好嘛,说来说去,这大元除了赵国公,竟无其他将领可用了。

    程宁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心头却是恼火。

    他以手撑头,做出思考的样子,示意各位大臣继续说。

    “新军虽好……然……”

    “新军自然没有问题……但是……”

    可能是受到了前面几人的感染,大臣们所用的句式都变成了一模一样。

    无非是新军如何好,如何好,但就是不适合去东南增援。

    为什么不适合呢?

    理由如下一二三,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新军的将领不是赵国公。

    众人异口同声,如出一辙的理由,实在无法让程宁不怀疑。

    这些人所言背后是否都有人授意?

    程宁有些不满地搓了搓眉尾。

    如果不是军情紧急,他也不介意跟这些大臣多打几次嘴仗。

    多拖上一段时间,大臣们自然知道皇帝大人心中不满的程度,也就不会那么多嘴多舌。

    然而现在事关闽粤边关的百姓,事关边关的安全,这些人还在这里磨磨唧唧,东拉西扯,程宁如何不生气?

    “好了!”

    程宁沉下脸,重重一拍扶手。

    嘭的响声顿时震得殿内众臣闭上了嗡嗡不休的嘴。

    看皇帝陛下这脸色,今天他们是逃不了一通严厉的训斥了。

    “情势如此紧急,尔等还在这里为了些许杂事争论不休!”

    程宁又作愠怒状,再拍了一下扶手。

    大臣们立刻像下饺子一般,纷纷跪倒在地。

    “臣有罪!皇上息怒!”

    看大臣们跪好了,程宁这才心情好了一些,开始训人。

    “有罪!你们还知道自己有罪?”

    “若因你们这般拖延,延误了军机,你们该当何罪?你们当得起吗?”

    “流寇虽训练有素,但又非寻常外敌,哪是经验老道就可以应付的?闽粤之地,山林繁茂,瘴气森森,以往经验老道的将士,去了东南边关,也是病的病,倒的倒,又如何能作战?”

    “京师虽远,然新军忠心耿耿,急行不过十数日即可到。若有心人故意拖延,则近在咫尺也怕是数月不能到。你们能等得,边关的军民能等吗?”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