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心腹之将(第2/3页)  回清伐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伐为主,西征为辅。然而北伐路途艰辛,长途跋涉,重重险阻,卑职凯旋营便可为林凤祥开路,顺利攻破京师,将咸丰提来面见东王。”杨越说道。

    “西征若能势如破竹对对天国也是好事,你何苦舍大保小。”杨秀清劝他。

    “卑职意已决,还愿东王成全。”

    见杨越如此坚决,杨秀清深知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只得作罢。叹了口气说道:“那好吧,你营中做好准备,北伐出征林凤祥被统率李开芳为副统率,你为锋锐官,听候林凤祥的调遣。”

    “卑职领命。”杨越沉声道。

    杨秀清点点头,拿起桌上的书函,看了会抬头对杨越说:“昨日,英国公使文翰乘船到达天京城外,辉胞去迎接让他们进城,可是这文翰却死活不进城,还将这满请朝廷和他签的“南京条约”给我。并附上了他的一封信,信上他表示对清朝与天国的纷争保持中立,说他们绝不帮清政府一枪一弹,让我们放心。另外还在心中隐晦的询问我们对上海的看法。”

    杨越听他说完后便说道:“如今洋人船坚炮利,士兵武器都比我们领先数倍,打不过的敌人就是朋友,东王最好还是不要与之为敌得好,相反应该与之示好。”

    历史上的洋人虽然经过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让税率降低到一个世界罕有的最低值,但是就算是这样,他们从本国运来的洋纱洋布在这片土地上却依然销售惨淡。而同时,他们的传教士的传教效果也收获甚微。

    直至太平天国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曙光,太平天国和西方共同信仰上帝,他们寄希望与日后能与太平天国签订更加优惠的通商方法,所以西方国家在两家胜负未定的时候是不会插手的。

    上海在清政府的条约之后成了洋人手中对华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当时在上海势力较大的列强是英法美三国,在太平天国曽立昌攻下镇江之后。在浙江的清军仅有数千,太平军可以轻易的攻进富饶的浙江,到达上海城外。

    而上海不但是洋人手中的宝,也是清政府的赋税来源重地,在洋人的影响下,原本只是一座沿海小县城的上海如今发达繁荣,赋税可抵一省税收总和。

    杨秀清点点头,他同意杨越的话,在满清还占领着绝大部分领土的时候,最好和洋人保持友善。“那你认为该如何回答他?”

    杨越抱拳道:“卑职认为,当斩钉截铁的告诉文翰,天国愿与西方各国交好,互通有无。至于上海一事,天国绝不进攻上海,损害上海洋商财产。”

    杨秀清听后脸色不善,觉得这有些自降身价,对洋人太过惧怕了。

    杨越看出了他的顾虑,说道:“殿下,当今之计,当在京师,而不在这洋人,攻外必先安内。”

    杨秀清最后点了头:“就按你说的做吧,你早些回营做准备,北伐之事不可拖,否则士兵心生怠意,可就不妙。”

    杨越应道:“卑职明白!”

    。。。

    天京五月,气温已经逐渐转暖,偶尔刮来的暖风吹拂着农民的衣襟,伴随着阵阵细雨,浇灌湿润的绿田。天京城内各营频繁调动,北伐西征迫在眉睫。百姓和士兵虽然还不清楚东王的意图,但见气氛紧张,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

    是呀,太平军在天京耽搁得太久了,已经有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对于起义军来说,两个月的时间太久了。

    凯旋营的训练进程已经走到尾声,虽然两个月的训练时间还远远不够,但是在这个血色岁月里,这两个月只是交给他们最基础的东西,真正作为一个士兵要学习的战斗技巧,必须要在战场上,直视死神的双眼,用血与泪才能学到。

    还有三天便要出征,杨越正在大营忙碌,这时士兵报告倪锦程来见他,身后带着两个白种人。杨越急忙出帐迎接,远远望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