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商贾(第1/3页)  回清伐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成良沉吟了会,说道:“看来大军已经渡河了,朱将军的阻击部队作为后卫也在渡河!我们可能赶不上了。”

    周博文想了想,对杨越说:“大人!我军不能渡河!等我军赶到,朱锡坤已经到北岸了,迎接我们的只会托明阿的清军!我军虽胜,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士兵现在劳累不堪,决不可再战!”

    杨越叹了口气,虽然深知错过了浮桥,想要再过黄河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但是他们的建议和看法让他保持了理智。如果现在不顾实际情况去浮桥,结果只有羊入虎口。

    他说:“让士兵整理整理,集合。”

    石信天问:“朝哪个方向?”

    杨越无奈地叹了口气,目光远眺黄河对岸:“东南方,我们回天京。”

    其实他虽嘴上是这么说,心里还是思索着沿途看能否有机会渡船过黄河,去北岸。

    因为直觉告诉他,林凤祥和李开芳这一去,很有可能将是永恒。

    他是杨越在太平军中最敬佩的兄弟,都是从一个小兵开始,在东王的提拔下,成了领军将领。

    在这之外,和林凤祥无话不说的兄弟情也让他不舍,但是世事弄人,杨越自知没有魔法可以瞬间治疗麾下受伤的士兵,让他们重起精神,列阵迎敌,因此他只有选择了退却。

    其实,在杨越带领凯旋营阻击善碌之后,李开芳加紧督促浮桥,终于按照预期完成,全军开始过河。

    不料在半部过河之后,隐藏在军中的敌军奸细,趁乱引爆了装着火药正在渡河的队伍,冲天爆炸让浮桥缺了一大个豁口。北伐军水营士兵急忙用木块勉强补上了口子,大军才得以成功渡河。

    渡河成功的林凤祥,立刻让李开芳率军马不停蹄的攻下北岸温县,巩固了渡河的桥头堡。朱锡坤见大军过河便离开阵地,争分夺秒抢渡,但是托明阿仗着有骑兵优势,麾下北伐军士在骑兵的追杀中伤亡大半,在浮桥上炮火中又倒下许多,最后只有几百人成功逃到北岸。

    。。。

    睢县,中原水城,古称襄邑,位于河南省东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县城内有万亩水面,睢县北湖水面阔达5000多亩,是东起微山湖c西到西安c沿陇海线两侧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

    大雨下了三天便停了,可县城外的土地上还是泥泞一片。县城大街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卖菜的老人蜷缩成一团,面前摆着几捆焉黄的白菜,无人问津。

    贾思道紧紧抱着自己的厚棉衣,将双手互相钻进衣袖只露出一根手指牵着骡子的纤绳。

    他呼了口热气,说:“不是我说,这睢县的那些个兵都和我是熟人了,一到年三十,咱家里还得给他们端份热饺子,给几个辛苦钱,来年他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咱有些生意也就方便了不少。”

    说完他扭头看了看默然无语的两人,叹了口气说:“唉,大兄弟你们还年轻,不要丧气。遇上乱军劫了货物这是常有的事,以后出商队的时候记得看好路线,多带些家丁镖师。我比你们两个都年长,论辈分可以做你们的叔,我就自称一句贾叔吧。贾叔跑了这么多年商,世道乱,被乱军劫过c被土匪劫过,遇上些饿极了的难民,他们发起狂来,人肉都敢吃。挫折不少,但是最重要的事放宽心,只要人活着,这乱世之中就处处有商机。”

    他说着,兴奋中带着骄傲的目光,他觉得作为一个小商人,能做成他这样已经算是相当成功了。他拉着满载货物的骡子,扭头看着冷清地街道。

    叹了口气说:“这世道乱啊,听说没过黄河的余匪还在河南四处流窜。这不,就前些日子一个县城就被袭击了,听说是捻军开城门,在城内官军毫无察觉地情况下进了城,所以县太爷这几天都警惕了不少,城的守卫都严了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