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杨涟上疏(第1/2页)  重生之大明无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由校从皇庄回来之后,在乾清宫吃了午饭稍微休息了下之后,就开始批阅因为上午去皇庄查看庄稼而耽误没有批阅的奏折。依然是王承恩念奏折,朱由校听说过批阅。朱由校深深感到这种方式太没效率了,每天他花到到批阅日常奏折的事件最少也要一个时辰。就这还是绝大多数的奏折都是日常政务性的,并且由内阁票拟过的。

    他有时候真想拿起来自己直接看,可是一想到奏折中没有句读过,一坨坨的文字就忍住了。看来全国的夏粮的确已经都是收割完毕了,今天各地关于夏粮的收成和收取赋税的奏折大了大多数。这些奏折都经过内阁中规中矩的票拟了意见,他也没啥好意见,都是直接让照着内阁的票拟办理。

    今天的奏折明显的比较多,光政务性奏折花了都一个半时辰。朱由校喝了一口茶水后站起来对王承恩吩咐道,“再念一本,朕出去走一会,再回来继续。”

    王承恩答应一声后,拿起来一本奏折打开之后,他就是眉头一皱。是兵科给事中杨涟的奏折,而且反对重开皇店的奏折。重开皇店这件事是前几天皇上亲自定下来,并交代司礼监全力支持尽快开张的,没有想到曹化淳那边皇店还没开张,这边已经有言官告状了。

    王承恩皱眉头的原因还在于这个兵部给事中虽然才七品的言官,但是这个杨涟可不是一般的言官。当初朱由校的父亲的朱常洛刚登基,就被杨涟上疏直接骂。还好朱常洛为人比较厚道,不但不惩罚杨涟,反而临终之时专门把杨涟这个七品芝麻官叫去,和当时的内阁辅臣方从哲刘一燝韩爌成为托孤之臣。而后杨涟在移宮案中更是出了大力,所以别看杨涟只是个七品言官,影响缺不小,而且是出了名的硬骨头。

    因为王安的关系,王承恩和东林党也不陌生,王承恩对东林党却是敬而远之的。就如同杨涟一样,王承恩很敬重其为人,不过对其和其他一样东林党有时候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皇上都咄咄逼人,王承恩觉得很过分,就如这到奏折反对重开皇店一样。

    王承恩虽然心理一直在活动,不过嘴上却没停,开始念杨链的奏折,“臣杨涟今有一本启奏:臣近闻,内廷欲重开皇店,此乃祸国殃民的之策。先前正是因为京城内外的皇店,骚扰百姓,一些皇店的主持之人依仗身份无法无天,尤以京城之外的皇店为重。正介于此先皇登基之后,即连同矿监税使一起关停所有皇店。今必是小人在陛下之前巧言令色,欲重开皇店。臣请陛下将此小人充军,以绝后患。臣乞陛下能亲贤臣远小人,臣诚惶诚恐,兵部给事中杨涟上。”

    朱由校一听到杨涟的名字就是精神一震,因为历史上的杨涟名气很大。他不光曾经上疏骂过刚登基的朱常洛,还参与了移宮案。更重要的是历史上,他做东林六君子被阉党迫害之时所表现出来的铮铮铁骨。只是当他没想到的他穿越以来杨涟第一次给他上疏竟然就是反对重开皇店的,而且还要他亲贤臣远小人。

    他听完杨涟的奏折顿时没了出去走走的心情,重开皇店虽然是曹化淳提出来了,可曹化淳在自己之前给其暗示的情况下才在商议之时提出重开皇店的建议的。按照的杨涟的说法,小人表面是指的曹化淳,实际自己这个皇上才是主谋。而且重开皇店关乎着国资监几个工厂的产品的销售大计,也是直接影响着他这个皇帝私人钱包内帑的进项。

    重开皇店这件事杨涟上疏反对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有可能只是一个打头阵的先锋而已。朱由校对之前他爷爷万历皇帝开设的皇帝,也专门进行了系统的了解。万历后期很多皇店,尤其京城之外的皇帝,的确影响比较恶劣。有些皇店的人依仗身份也的确做了不少如强买强卖c欺行霸市c敲诈过往其他客商等等扰民恶行。

    凭着大臣们对皇店以往的印象,态度就可想而知了,肯定多数人都是反对的。如果明天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