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里
在读这本撒哈拉的故事之后,我也读懂了三毛,读懂了她的美,她的灵魂如漂泊的女子,去寻找幸福的国度。从她的身上我开始感知并感悟到了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让我学会了无论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抱着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由。
看完整本书让我有种想立马收拾行装,毅然背起行囊,游走天下的感觉,踏上那未知却又向往的神秘大漠。我也想像三毛那样的随性,我行我素。之前看过一本书,书里面有句话我很喜欢,一个人旅行以为自己看得多的是这个世界,可在当中看得最清楚的是自己。一个人不愿意去尝试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在旅行中所遇到的正是未知的,等待自己去探讨的东西也是数不清的,趁着年轻,为什么不出去走走,看看不一样的世界。
我也只有附和:
生活亦是一场旅行。
在四季轮回的年月里,遇见千姿百态的人,读着目不暇接的书卷,为他们,在心底拨动不一样的回音。
旅行,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
或许我们不能像三毛那样流浪般的出走,但只要有颗纯朴的童心,敢于用柔弱的身躯践行自由与浪漫。
我们才会到达心灵的伊甸园。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由之路,只是有些人轻装远行,有些人重负难为。
但丁说,人类的至善之境是它获得最大自由之时。
关于行程,网上大多选择从各地到卡萨布兰卡,再开始旅游,所以就照抄了如下这差不多是最脑残的行程:
方案一c我们在摩洛哥一个月的行程如下:伦敦—拉巴特—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迈哈米德—四天三晚沙漠徒步—扎古拉—坦坦—阿尤恩(阿雍)—达赫拉—卡萨布兰卡—巴黎—bj
方案二c从乔治敦飞巴黎,然后是半个月行程:
d1:巴黎-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
d2:马拉喀什
d3:马拉喀什-瓦尔扎扎特-梅尔祖卡
d4:梅尔祖卡-撒哈拉沙漠
d5:撒哈拉沙漠-非斯
d6:非斯
d7:非斯-梅克内斯-舍夫沙万
d8:舍夫沙万
d9:舍夫沙万-丹吉尔-艾西拉
d10:艾西拉-卡萨布兰卡
d11:卡萨布兰卡-巴黎
d12:巴黎-bj
芊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方案,理由是有徒步穿越,慢慢欣赏沿途的沙漠风景,更有感悟,到达达赫拉再直接飞回卡萨布兰卡去巴黎,不必在摩洛哥兜圈子。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250万年前,位于非洲北部北到地中hn到苏丹草原。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以北。是世界仅次于南极洲的第2大荒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它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
“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为大沙漠,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大荒漠”。
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气候类似于东非,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有3万幅古代的岩画,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恩阿杰尔高原,描绘的都是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等。同时也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撒哈拉自从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罗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绿洲附近,已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占全洲总面积的25。沙漠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