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殖民统治,1849年占领印度全境。二战后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崩溃,不得不同意印度独立,却又处心积虑地把印度分解为印巴两国,以便分而治之。
说起来印度也是苦大仇深的穷孩子,理应与周边遭遇相似的邻国同病相怜,携起手来共同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剥削压迫,不料印度竟似大丫环当上了姨太太,飘飘然不知自己几斤几两,被奴役的伤疤还没好便学着英国主人搞起扩张,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已与巴基斯坦进行三次战争,还武力肢解巴基斯坦使其东部独立为孟加拉国。最狂妄的举动就是挑衅中国,把英国殖民者单方策划的c遭到中国历届政府反对的c连英国人都未敢实施的分界线当作边境线强加给中国,在蚕食中国时甚至越过所谓的麦克马洪线20公里,其气焰之嚣张可想而知,结果受到中队严厉反击,遭受了独立以来最惨重的败仗,被印度人当作国耻,从此便对中国耿耿于怀,始终想找机会复仇。
印度在地理位置上可谓得天独厚,东西有漫长的海岸线海上交通非常便利,北方有喜马拉雅山作为屏障可使中印两国相互都形不成致命威胁,西方昔日强大的古代帝国也已瓦解成中小国家无力与印度抗衡,其拥有的可耕地比中国多,再加上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和智慧结晶,印度发展成印度洋畔的地区大国当无问题,并可通过对印度洋的控制确立世界大国地位。
看起来印度应该时来运转,昔日倍受奴役的耍蛇汉可以摇身变成印度洋上威风凛凛的总巡捕,在大国俱乐部里也可风风光光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印度过度的野心害了自己。现代印度的缔造者尼赫鲁有一个大印度联邦的梦想,不仅想兼并巴基斯坦,还想把中国c缅甸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早先他企图支持锡金成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国,阴谋落空后又想尽可能多的侵占中国领土。1959年9月他曾经在印度议会上公开表示:我们坚持麦克马洪线,“我们认为这条线在某些地方划的并不好,随后我们,也就是印度政府就把它作了变动。”并以“前进战略”不断蚕食中国领土。中印边界战争后印度并未真正接受教训,反而狂妄自大地认为自己军力强大亚洲无敌,总想再与中国较量一番挽回脸面。这就是印度仍难摆脱悲剧命运的原因所在:其不自量力的战争狂想终会引发两国再度交战,而中国占据多种优势定将再给印度一次更加沉重的打击。
从两国国情看,印度的国力永远赶不上中国。首先,中国自秦朝统一后的两千多年里,绝大多数时间处于中央政府统一治理之下;而印度仅在少数几个时期有过一定范围的统一政权,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只是在近代才得以形成,其国家向心力比中国差之甚远。其次,中国数千年的民族大融合形成了汉族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稳定结构,即使出现少数分离势力也无碍民族凝聚力;而印度族人口仅占百分之四十六,其他民族人口合计超过半数,因而分离主义严重,恐怖活动猖獗。其三,中国系多神教国家,各种宗教并存,都不占主导地位,宗教冲突很少发生;而印度因历史原因形成了印度教和教两大宗教,另有若干小宗教,宗教之间矛盾冲突不断。其四,中国语言文字统一,虽然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各地方言得到保留,但总的来看语言沟通顺畅;而印度除官方语言印地语和英语外,各地还有许多半官方语言在使用,造成国民之间语言交流困难。其五,中国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而印度对控制人口不够重视,人口增长过快,预计在2025~2050年之间会超过中国成为人口第一大国,将会带来消耗大c积累少c就业困难等严重问题。其六,印度教严格的种姓制度破坏了人人平等的基础,加深了种姓之间c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感情隔阂。其七,政党轮替的竞选制度削弱了国家外交政策的稳定性,一些政党政客经常煽动极端民族主义以争取选票,一旦执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