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7.第 57 章(第1/6页)  大唐探幽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吉安酒馆。

    阿弦立在门口, 仰头打量着上方的这四个字。

    酒客们不停地进进出出,入内的时候还则罢了, 出来之时,却多半是面色浮红, 脚步趔趄, 更有些人三三两两相扶相携,仍旧醉言呓语, 高论低声。

    因英俊说已经接了酒馆的邀,这数日他也曾来过几回,多半是三娘子派马车去请。

    每当这时候阿弦都会很不以为然,老朱头见她侧目撇嘴的,便道:“既然他有这个心,又有这个能为, 且让他去,虽然看着一两银子不少,但若真的要算起我那根山参来, 就足足地干一百年的活儿也换不回来呢。”

    阿弦回头瞪他。

    老朱头道:“把你那眼珠子收收, 这样一个有手有脚的大男人, 难道要一直跟大姑娘似的藏在家里头?你乐意人家还不乐意呢,只管让他翻腾去就是了。”

    阿弦悻悻道:“那也不至于就跑到狐狸窝里去,您没听外头说什么呢?”

    因陈三娘子本就是个是非人, 偏偏英俊的皮相生得又那样万中无一, 这连日来桐县的风言风语可是如满街的柳絮, 四处飘拂, 无处不在。

    老朱头却毫不在意:“嘴长在他们身上,喜欢说什么说什么去,我倒是觉着那些嚼舌根儿的人没准儿是嫉妒着呢。”

    阿弦问道:“咦,又嫉妒个什么?”

    老朱头道:“若不是咱们英俊,哪里来那么风骚的老板娘上赶着要送银子?那些嚼舌的人双手捧着银子屁颠屁颠的过去讨好,人家还不肯搭理呢。”

    阿弦听说的有趣,方“哈”地笑了声。

    老朱头道:“何况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什么出淤泥而不染,英俊就是出狐狸窝而不沾对了,他还得顺带薅一把狐狸毛呢。”

    阿弦开了心,捂着嘴嗤嗤地笑。

    今儿出门前,阿弦依稀听说英俊今儿也会来吉安酒馆,是以在府衙内看清那沧城人口档册里的幻象后,即刻匆匆赶来。

    阿弦正在凝望,酒馆的伙计已揣手儿迎上:“十八子怎么有空来了,快里边儿请坐。”

    阿弦道:“不必了,我是来找我阿叔的,他可在么?”

    伙计诧异:“这可有些不巧,方才先生已经对好了账,才刚走了。”

    阿弦听是走了,无端放心,正要回家去寻英俊,心中转念,问道:“我阿叔”

    迟疑着不大好出口,伙计问道:“先生怎么了?”

    阿弦摇头道:“没什么。”

    阿弦离开吉安酒馆,沿路往家里去,原来她听伙计说“对账”,心里好奇,毕竟英俊眼睛看不见,却不知是个如何对账法儿,可想是一回事,问出口则又是另一回事了:她才不要在外人跟前透露出半点儿质疑英俊的意思。

    正行走间,忽然听到有孩子的声音,念道:“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像是十几个声音合在一起,偏偏十分整齐,童言稚语,清脆生嫩,令人听来精神一振。

    阿弦循声前往,却见在前方的正在整修的“善堂”旁边儿,果然是十三四个孩童,手拉手地围在一起,一边儿转圈一边儿齐齐大声念诵。

    忽然一个孩子跑了出来,叫道:“十八哥哥!”这孩子竟是安善,因为整理了头发,换了衣裳,又养了这段日子,清秀可爱,早半点看不出曾是那个蓬头垢面的小乞儿了。

    阿弦扫了一眼,这才认出原来在场的另还有几个原本是乞儿的孩子。

    众孩童看安善去了,也都跟着围拢过来,道:“十八哥哥,近来少见你来。”

    阿弦自从进了府衙,杂事颇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