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冬季来临(第1/4页)  血与钢的守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翻过夏比镇南部的浅浅山丘,是一片广袤的冲积平原,塞纳河的支流马恩河静静的从这里流过。而在离河边不远的一座村镇里,呼啸的北风和浓密的乌云成了当地居民见面互相抱怨的日常话题。

    “这鬼天气,路上连个人都没有!”鹿角旅店的老板娘玛丽用一团脏兮兮的抹布收拾着桌子上的残羹冷炙,一边愁眉不展的低声嘟囔着。

    入冬以后过往的旅人数量就会明显减少,这是玛丽从她父亲手中接过这间酒馆后总结出的经验。而作为主教区的治下属民,他们要奉养的是一个比寻常领主对宗教更加狂热的君主。这对玛丽这样寻常的平民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以圣战为名义发起的各种税收。

    玛丽胡乱的把桌子上的面包渣扫到地上,随手抖了抖手里的抹布,又拿起一个盘子擦拭起来。刚刚坐在这里的客人是附近村子的养蜂人,以前总是要上几盘足量的香肠或是熏肉,高声谈论着最近的见闻,而最近每次却只要一份粗糙的面包,闷声不响的低头吃着,连酒都不喝一杯。

    “看来又是一个难熬的冬天。”玛丽想着,下意识的瞄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那个硕大的鹿头标本。那是这一任主教任职后的那年夏天,暂时解除了禁猎令时,她父亲捕到的最值得夸耀的猎物,也是这间酒馆的名字来源。而最近有坊间传言说,一些饥肠辘辘的流民因为不顾禁令进入林地进行偷猎活动,已经被绞死在了城堡外。

    玛丽倒是很同情这些偷猎者。在这样朝不保夕的年代,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而偷猎者总比强盗好得多,他们可没有伤害到任何人。

    正在出神间,旅店的门被推开了,冷风一下子灌进屋里,带动壁炉的火焰一阵急促的摇摆。

    “客人,快进来在炉火前暖一暖身子吧!”玛丽赶紧打起精神迎了上去。外面的天色已经擦黑,如果酒馆这个时候还是空荡荡的,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请照顾好我们的马匹,我们要住一晚,货物要搬到后面。”一个金发年轻人带着和善的微笑对玛丽说道,玛丽赶紧招呼助手出去帮忙。

    从外面一共进来七个人,分开坐在两桌。左边桌上有个蓄着卷曲胡须,身材臃肿的犹太人对着右边那桌粗声嚷着:“嘿,科尔班,好几年没看到你啦!一直以为你去哪发大财去了,没想到今天这么巧能碰上,而且你还在倒腾熏鱼,哈哈哈哈!”

    “我可从来没想过和你的毛皮生意做对比。”科尔班只是淡淡的回应着,面无表情。这次带着侄子弗雷泽和自己的助手老西蒙出来,是打算把秋天多余的农产品和自家制作的熏鱼带到兰斯兜售,同时采购一些日用品。

    本来科尔班还拥有一间麦芽酒作坊,可这几年四处闹强盗的日子让他的生意惨淡,麦酒的储量实在不多。加之修道院里细皮嫩肉的修士们更加钟爱南部勃艮第出产的甜美葡萄酒,麦芽酒的主要客户是乡间的农夫和城镇里的军士,而只有寥寥数桶存货的科尔班是不可能成为这些地方酒馆的稳定供应商的,故而索性就全部平价卖给了居伊。

    “我们有肥美的烤鸡,要尝尝么?”玛丽将酒壶端给两桌客人后,向科尔班问道。

    “来一只吧。”科尔班本想拒绝的,能省则省是他经商法则的第一条,但看到弗雷泽馋猫一样的神情后,科尔班还是要了一只。

    “给我们一人一只!”肥胖的犹太人看了科尔班一眼,对老板娘说。科尔班的商队在渡过马恩河的时候碰到了这个犹太人,自己以前在巴黎经商时与他打过交道,算是点头之交,于是就相约同行。

    烤鸡的表皮涂抹着蜂蜜,外焦里嫩,价格也确实不便宜,竟然要八个铜币。弗雷泽吃的津津有味,而科尔班只是尝了一口,就埋头啃起了生硬的面包。

    弗雷泽酒足饭饱后,从行囊里掏出鲁特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