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第1/1页)  家藏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向宁c汪弘c阿沐c柯泽舟c马小奎等以文化教员身份开展工作,各地都办起“农民夜校”,他们担任教员,帮农民识字,同时宣讲政治c形势c政策等,农民对她们很信认,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农村处处呈现一派新气象,山小水小人欢笑。

    西乡党支部书记徐克明安排郑向宁c汪弘在史家祠堂住下。离祠堂2里开外就是楼坊村,90多户人家,500多口人。村子背靠麒麟山北脉,东临沙湖,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人们依山建房,临水而居。村后是盘山梯田,300亩绿油油的兰花茶;村前1000多亩良田,种水稻;左右塝田,种芝麻豆谷,五谷杂粮,年年丰登;沙湖200亩水面渔场,“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泉燃枯竹”。

    这样的村子,按理人们应该是肥的流油,但他们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村子中间一户人家,门庭显赫,镇村之王。这户姓吴,名良新,63岁,179个子,膀阔腰圆,菩萨头,倒垂腮,鹰钩鼻,鹞子眼。为掩盖头上小下大的缺陷,他用一副黑粗框大眼镜架在鼻梁,一顶棕色宽沿高顶弁,八团花藏青蓝长袍,深紫色缎子马褂加身,三尺二寸自由棍在右手,左手提一杆一尺三寸长黄烟枪,细细的绿色丝带下一个被黄烟丝胀得鼓鼓的绣花烟袋。他在这块土地上是个恶霸,村民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

    吴良新三代世袭庄主,他的祖父吴加仁因征战有功,受封至此,顺地势盖有三进四包厢层层高三十六间正屋,十二间厢房,前厅,二进,后堂。挑高的大门楼两个鎏金大字“吴府”,两边两尊六尺多高的石狮子,狮子脖子上系的红绸子已经败成灰白色,可见他们见证了多少世事变迁。

    楼坊村百分之九十五村民世代都是吴良新家佃户,或是他家长工,由于租税高,村民们辛辛苦苦披星出门戴月归,一年下来,所得寥寥无几,村民称他叫“无良心”。吴良新三房夫人,大夫人符氏不生育,容貌惊艳,是吴家掌家的,吴家大事小杂,她都一锤定音,一言九鼎没商量,吴良新也不例外;二夫人丁氏育一男二女,经常受大夫人记恨c凌辱;三夫人尉氏育两男一女,秉性圆滑,处处讨好大夫人,相处得还凑合。

    尹瑞松请示前总指挥部,就在这个村打开局面,总结经验,然后铺开。首先在楼坊村建一所“农民夜校”,把村民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郑向宁c汪弘在村里找了几个有影响力的青年调查了解,选择夜校校址,终于选定村南头“关庙”,庙里一个大殿,三十几平方,是信徒诵经的地方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