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7(第1/3页)  平淡为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才一秒记住地址

    https:///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作为下一届世博会的举办地点,也是原应该是第一届世博会的举办地点的青岛,也已经完成了第一期的建设,五十平方公里的建成面积上,大大四千栋建筑物,鳞次栉比的排列着,采取的是近乎未来式的修建风格。

    在中国,因为徐清对于古建筑情有独钟,在现代的时候,他就不仅仅一次的抱怨过国家的拆迁政策,让许多老民居变成了碎片,一栋栋没有任何感情的建筑物拔地而起,相比起欧洲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城心区甚至几十年前与几十年后的现在完全没有任何区别,徐清就觉得十分可惜,那些建筑拆起来容易,可再想要重建,很多老师傅都已经或者去世,或者面临师承断绝的状况,那些复古建筑,虽然有一些非常的精致,看上去也跟一般的宅邸没有什么差别,但很多地方都会出现一些些落差,这都是损坏。

    而相比起欧洲来,就更是可惜了,欧洲人对于自己的古建筑,保护可谓十分森严,许多人六七十年前去欧洲玩,等到六七十年后再回去,你会发现主城区基没有什么改变,这并不是欧洲的发展停滞了,而是他们把那些的建筑都修建在城市的外面,成立的城区,以建设现代化的城市,而另一边,老旧的建筑被保存下来,然后得到精心的维护,这才让几百年后的我们,依旧能够看到那个文艺复兴时代所存留下来的古迹。

    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无疑就很差了,大部分地方城市都变成了现代化的都市,进村的几条街巷,大致上也都是一些步行街,这些步行街很多还是后来搭建出来的仿古建筑物,至于像日京都附近的那些城市一样,一整片全部都是古建筑的,大概也就只有江南水乡之类的老建筑群了,不过数量还是十分稀少,也建筑出来之后,其宣传也并不大,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在玩,外国人很少会光临这些古镇,且这些古镇大多都十分趋同。

    也就是长的差不多,江南八大古镇,你很难每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特色,甚至连他们卖的纪念品大部分也是差不多的,这也让中国人对于古镇,往往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是特别喜欢的,可去的古镇多了,自然而然也就厌烦了。

    而徐清对于着一些是觉得十分可惜的,但为了经济发展而拆除建筑,从而更好的利用土地,他也能够理解,来到宋朝之后,面对经济的发展,作为先发国家,自然不需要再用土地去换取财富,所以在徐清这里,主城区是不允许建设任何高楼大厦的,即便要建,也必须和周围的古建筑融为一体,这样一来,对于宋朝的古建筑,每个城市几乎都做的不错。

    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那就是建筑物开始出现了单一的情况,虽然中国的古典建筑流派很多,若是按照朝代来算,那就更多了,但是也经不住上数百个城市的临摹描绘,最终也是会被用光的,尤其是对于现代建筑学来,修建摩天大楼,玻璃大楼和一些别具特色的其他形状的大楼,是他们很想要尝试的方向,自然不愿意放弃,但因为宋朝土的政策,保护这些古建筑,所以很多建筑是不能修建在城中心,只能修建在郊外的。

    但是因为徐清的意见,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话绝对是人情世故中的真理,徐清喜欢古建筑的风格,老百姓自然也很是喜欢,再加上宋朝是这个世界绝对的霸主,民族自信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杠杠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加容易接受中国建筑的审美风格,所以更多人还是愿意住在这种传统风格的建筑里,这也使得那些现代建筑很是没有市场。

    但徐清这人吧,古建筑看得久了,就想要看看现代建筑了,但奈何因为这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几乎被自己定型了,因此除了昆山这种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