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人世风雨(上)(第1/2页)  谪仙传之青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按照宣怀吩咐,竹栀将两位大夫送出魏府大门,并加倍支付了诊金。回来路上,顺道去了趟厨房,把岑夫人交待炖的鲫鱼肉饼汤端了来。进屋时,游姜已经睡下,宣怀坐在床边,凝视着她仍有些苍白的脸。竹栀放轻了脚步,将托盘小心翼翼地放到桌上,不敢发出一点儿声响。她知道,小姐的身体一定出了问题,因为她醒来后,眼神c表情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她们从小一起长大,日日不曾分离,她比任何人都熟悉c了解游姜,刚才听到大夫那样说,她也实在疑惑得很,担心得很。

    宣怀站起身,踱到房里离床最远的一个角落,并递了个眼神,示意竹栀也一并过来,“竹栀,你家小姐忘记了很多事情,忘记了很多人,你在她身边多给她讲讲以前的事,你们小时侯的事,对她恢复记忆有帮助。”

    竹栀呆了,强压着震惊的情绪,问道,“忘记很多人?连竹栀也忘记了吗?”

    “也许。反正,是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他自嘲地笑笑,“岑夫人和果姐姐好像也不认识了。”他转过脸,望向床上那个熟睡的人儿,“不过没关系,我会让她会再爱上我的。这次回京都,我就会求父皇给我们赐婚,所以在此之前,你要帮我们保守这个秘密,不能让旁人知道游姜已经失忆。自古皇家子侄娶商贾之女大多不被祝福,这个时候尤其不能给他人以微词的机会。”

    竹栀懂事地点点头,“竹栀明白,竹栀会保护好小姐,不让别人知道小姐失忆的事。”

    戚宣怀回之以温存的笑。这个丫头眼眸澄澈,利落乖巧,也从不多言c生事,她很小时就跟着游姜,一直被游姜当成妹妹看待的,确是个靠得住的人。

    外面又是一串急急的脚步,在门前止住,转为小心翼翼的敲门声。宣怀示意竹栀开门,门外是一个十五c六岁的少年,瘦削的脸白净c清癯,却因为一双黑亮的大眼睛而显得不乏朝气。少年身着月白色竹节棉长袍,腰间系一根水蓝色缎带,脚踏玄色葛靴,朴素而雅致。这少年,便是戚宣怀的贴身侍从阿文,平日里总是与宣怀形影不离的。近两天,为照顾游姜,宣怀一直呆在魏府,便把阿文留在馆驿,若遇事,要紧的及时通报,不要紧的记录下来,容后处置,总不至于误了公事。

    阿文对前来开门的竹栀恭敬地一施礼,目不斜视地小声问道:“竹栀姑娘,我家六爷可在里面?”

    “嗯。”竹栀点点头,正要把他让进屋里,宣怀已经走到了门口,示意阿文出去说话。

    阿文跟着宣怀轻步走出回廊,方才开口,“六爷,都水司衙门的张伯超大人在馆驿等您,说是有要事禀报,今天一定要见到您。”

    “嗯。”戚宣怀沉沉答应一声,脑子里快速搜索着这个叫“张伯超”的人。好像是个正六品的水利通判,上回在都水司衙门见过一面,许是因为官阶低微,他总是离得远远的,话也没说上一句,却反倒留下了些印象。想到这儿,宣怀自失地一笑,那些一见面就奉承话说个不停的人,自己倒是通常很难记住。只是,今天他越过头顶上一大堆比他品级高的水务官员如此唐突地来找自己,会有什么要紧的事呢?一种不好的感觉让他的心思沉重起来。他一边胡乱想着,一边带着阿文往外走。

    魏府门口,宣怀的韩卢马已经备好,由一个家丁牵着,候在那里,是阿文入府时就交代下的,他自己的枣红马也拴在门前的系马石上。于是主仆二人翻身上马,向城北的馆驿奔去。

    庐城虽然只是个远离京都的百里小城,却地处太湖流域下游,是其多条排洪通道的汇聚之处。而太湖流域是朝廷的粮仓,素有“赋出天下,江南居什九”之说,每年由此上缴国家的夏秋两税,仅北部苏州c松江c常州c镇江四府,便高达500万石,约为山东c湖广两个纳税大省的总和,占全国两税总额2900万石的六分之一,重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