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第二十九,扯虎皮当大旗(第1/3页)  奋斗在农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农村,请酒(办酒席)是有讲究的。

    首先吃饭的地方有讲究,主要的,重要的客人,必须安排在主家的堂屋(正屋)就坐,正屋的位置坐满了,没有落座的客人会安排到偏房或借的地方(酒办得热闹,客人多就得向邻居,亲戚借地方摆酒席。)

    安排在正屋中间酒桌还有讲究,面积比较宽的堂屋能摆四张桌子,面积小些的就只能摆三桌了,摆三桌就不用讲,肯定是正中间,挨着神龛的那桌最为尊贵,如果是摆四桌,那就得注意了,以左为尊。

    吃饭摆的桌子都是方桌,方桌呢,又叫八仙桌,八仙桌那一桌就只能坐八个人,坐七个或者九个都不行,坐七个,那得等够人才开吃,坐九个,就显得主家小气,请一回酒几千上万都花了,主家肯定不愿因为搭个座位而失了面子。

    八仙桌的位置也不是随意坐的,有一首儿歌是这么说的:上席坐着下席陪,左右两边吃起来。

    听着蛮有意思,实际上却是不对的。

    上席肯定坐的是尊贵的客人,上席对面的叫下席,是专门陪酒的,左右两边叫偏席,坐偏席可不是凑数的,不能先吃起来,四个人各次有分工,其中一个是接菜(上菜的时候,把渡来的菜端到桌子上面),两个是酒司令负责满酒(谁的酒杯空了,立即起身倒酒),还有一个散烟和跑腿(盛饭,热菜,筷子掉了换一副筷子。)

    因为只是起手饭(房屋起手在农村并不是值得庆祝的重要活动,修房子来说对完垛更加重视,也叫封顶。),朱月长请的客人不多,就在自家的堂屋摆了三桌。

    自知身份,辈分,年龄都不尊贵的客人,主动在下方的两张桌子找好座位落座,正中间的那张桌子是不会有人主动去坐的,哪八个人坐,坐在哪儿,都得朱月长这个主家去安排。

    原本朱月长计划着让朱大壮和许地仙坐上席,李想和修房子为首(施工的技术总监,主要负责人)的朱师傅,以及朱月长的妹夫和弟弟坐偏席,下席陪酒的是朱家巷最能喝酒的。

    但是朱秀才的到来让朱月长犯了难,尤其是朱秀才还愿意跟他兑田,对朱月长来说是份大恩情,得承朱秀才的情,可人人皆知,朱秀才与朱大壮喝水不共井,哪怕吃草都不共田埂。

    朱月长把许地仙推到上席主座,到下一个推谁坐二席,有些犹豫。

    朱秀才这时开口了:“月长老弟,这个二席应该我来坐?若是我不和你兑田,你的房屋也没地方建是不,大伙说是不是这个理!”

    李想本来在一边跟建房子的朱师傅套近乎呢,顿时神色一滞,他没有料到朱秀才这老小子会这么猛,直接站出来抢座位。

    吃饭为什么要排座次,无非是面子问题,身份尊重是假的,能坐上主桌吃饭的,哪个尊贵。

    等许地仙落了座,朱秀才站出来抢座,就是自认今天许地仙排第一,他朱秀才排第二,不服气只管站出来理论理论。

    大伙心里默认的二席应当由朱大壮来坐,自打朱大壮任村支书以来,仙峰村除了白喜事和婚嫁酒,二席雷打不动地属于朱大壮的专座。

    酒席上有人主动争抢座次,除了双方的当事人,主人和其它的客人都不好表态的。

    众人齐涮涮地都把目光投向地位被挑战的朱大壮。

    朱大壮却是怂了,拉开自己面前的凳子,一屁股坐了下去。

    “坐在哪吃饭不是吃饭,难道坐二席就能多吃一点不成,要我说呀,想多吃点,还不如端着碗到灶门前去坐,想吃啥就夹啥,吃相难看也没有人看得到,多自在。”

    朱大壮话里夹枪带棒,表面是说吃饭的事情,暗里是指朱秀才在兑田时,吃相太难看。

    朱秀才呵呵一笑,对大伙说道:“大壮侄子,我这一辈子还是第一回坐上席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