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十七 两军相对(第2/3页)  破军寻龙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郑国忠目光相接,不禁顿了顿,拱道:“这位老将军神采奕然,我乃朝廷骁骑将军曾荣,这下有礼啦,敢问老将军尊姓大名!”这话说得甚为有礼,但语气也不失威严。

    郑国忠也拱道:“我乃国姓爷郑成功嫡系后人,上国下忠是也,既然将军号称威武,又为何要偷袭我军后营,此番行径似乎有违将军的称号了!”

    曾荣听得“国姓爷郑成功”字眼不禁一惊,哈哈大笑道:“我瞧这阵势,已知老将军您也是熟读兵书之人,常言道‘兵不厌诈’c‘出其不备’,咱们这行的是智谋,又怎会相违背?”

    郑国忠道:“将军果然韬武略,伶牙俐齿,郑某佩服!”

    曾荣又拱道:“不敢当,老将军也是韬武略,只是本将不知,我大清已建国两百年之久,基业稳固,老将军何以要兴兵造反,逆天而行?”

    郑国忠哈哈大笑道:“将军此话说得也太荒谬了些,我主乃明室后裔,穷其一生,忍受磨难,为的是光复祖宗基业。如今清廷无能,百姓民不聊生,正是我等光复大明河山造福天下百姓之时,将军若是识趣那就请回去奉劝你们的皇帝,叫他带领你们一起返回长白山去,我主会念在昔日康熙c雍正c乾隆造福百姓的份上,不对尔等满族人士赶尽杀绝的!”

    曾荣旁边的护卫怒道:“大胆逆贼,你好大的口气!”

    曾荣听得此言,心也是气氛难当,沉吟片刻,又道:“前明早已气数已尽,想不到在那荒僻的黔西,竟然还残留些部队,也许是我主仁义,不想对尔等赶尽杀绝,故而酿成了今日之祸!”

    郑国忠道:“即使正如将军所说,那为何康熙c雍正c乾隆朝时没有这等祸事?”这一问,直将曾荣与旁边的副将问得相顾愕然!郑国忠又继续道:“事实证明,这是天道使然,尔等居庙堂之高,而不管百姓死活,天下百姓又怎会心悦诚服?”

    玄远听得爷爷说得正气凛然,又想起守素被皇帝糟蹋之事,这下忍不住补充道:“黄河泛滥,山东百姓便流离失所,陕西大旱,老百姓又是饿殍遍野,而你们那皇帝却在宫日日笙歌,沉溺酒色,试问谁又能服?”

    这祖孙二人这番说来,句句都击朝廷诟病,曾荣听得也不禁羞愧,道:“不管是哪朝哪代天灾都难以避免,既然我们沙场相见,那就不再说什么了!”说着一勒缰绳,骑着马向后退去,山下的清军也跟着纷纷退回。

    斜坡上的郑家军以为对方这是要撤军,心不禁一乐,却听得郑国忠呼道:“众将士听令,准备盾牌,迎战!”

    此言一出,众人不禁一惊,这才恍惚过来,原来对方这番是先撤出地低劣势,随后便要攻来。

    郑国忠本可以命令弓箭当场射杀山下的清军,但他见对方将领神态自若,不失为当代人杰,有些英雄相惜之感,这才让对方先退出山谷,好好与他光明正大地打一场!

    果不其然,清军大军才撤出山脚,便突然见东边的天空箭如飞雨一般的射来,幸而这时郑家军早已举好盾牌相候。

    只听得“呼呼”之声在空气响动一阵,便随即“咄咄”地在众人身旁落下,郑家军虽然已将盾牌准备好,但敌方兵力超出郑家军数倍,这下箭如雨般飞来,也射杀了数十名兵士。

    郑国忠听得几名兵士箭的呻吟声,这便下令找地方隐蔽。幸而斜坡的后面有很多山石,这下退到山石后面伤亡才减轻了不少。但仍听得前方清军呼声如雷,似乎要发起总共。

    玄远想到敌众我寡,己方两万军队无论如何是敌不过对方的十万人马的,这便向郑国忠道:“爷爷,对方人多,我请出战吧!”他知道剑法的本意是要用来对付邪魔的,但这下情况紧急也顾不得许多。

    郑国忠迟疑了片刻,道:“你去!”

    这时又听得前方一阵鼓鸣声响,喊杀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