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 、胤祯在民间的身份之谜(1)(第1/2页)  红楼探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根据《红楼梦》提供的线索,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测:胤祯归隐之后,彻底摆脱了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在北京的西郊过起了“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日子。周围的人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去,更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风光无限的王爷,只知道他们又多了一位新邻居,多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多了一位可以交往的人。他随和c淡定c乐观的生活态度,俭朴c勤奋c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让周围的人感到亲切,感到温暖,并愿意同他来往,同他交谈,跟他做朋友,久而久之他便成了他们中间的一员。

    就这样,在民间他生活了十九年,直到1774年的一个寒冷冬日,这个顽强的生命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带着遗憾,带着希望,也带着梦想,朝着另一个世界走去。“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天尽头”就是他的归宿,就是他长眠的地方,也是他圆梦的世界。“天尽头”是哪里呢?它就是太虚幻境,就是大观园,就是《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他的陵墓,大观园是他的陵寝,石头记是他的墓志铭。里面不仅埋葬着他的历史传奇,也埋葬着他的心酸血泪,更埋葬着他对大清的一颗赤子之心。

    所以,破解《红楼梦》就是发掘一座古墓,只不过这个墓葬不是用常规的泥土和木料堆砌而成,而是用滴滴血泪凝聚而成。在发掘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对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进行确认以外,还要尽可能的从中获取更多c更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以弥补因为种种政治原因而造成的历史链条的断裂,历史资料的缺失,以完成作者“圣朝无阙事”的心愿。

    那么,在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胤祯在民间是怎样渡过的?又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成功完成从王爷到平民的转变的?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然而,追溯往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二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印迹被岁月的风雨不知冲刷了多少遍,能否找到这方面的线索,能否找到相关的资料,能否还原历史的真相,谁也不敢打保票。但要破解这个谜团,就必须从历史中,从过往中去寻找线索,寻找资料,寻找一切有用的东西。幸运的是,我们手中有“曹雪芹”这个线索,也有与之相关的一些资料,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破解这个谜团的可能。

    “曹雪芹”是作者的代表,是书的象征,尽管他本人存世的资料不多,但能与他链接和挂钩的线索却不少。而这些线索正是我们“追踪摄迹”,寻找历史真相的目标和方向,胤祯的足迹应该就隐藏在这里。因此,与曹雪芹熟悉不熟悉,有没有交往,都应该是我们搜索的范围和目标,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视线。从目前来看,这个范围并不大,只有三个人符合条件。这三个人是:敦敏c敦城c张宜泉。他们与曹雪芹熟悉的程度,交往的情况都反映在了他们保存完好的诗稿当中,而这些诗稿早已是《红楼梦》研究的重要资料。范围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要甄别他们的身份,看一看哪一个是我们要寻找的对象,哪一个最有可能是改变了身份的胤祯。

    敦敏和敦诚兄弟是宗室子弟,他们的出生c经历c家庭背景以及生卒年月都有据可查,只有张宜泉的档案是一张白纸,其出生c来历c生卒年月以及家庭背景皆无据可考。正因为如此,文学古籍刊行社于1955年出版其《春柳堂诗稿》时,在介绍作者的时候,只有这样的聊聊数语:“《春柳堂诗稿》,清张宜泉撰。宜泉汉军旗人。他的一生经历,还有待考察”。当时出版这本书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张宜泉本人,而是因为其与曹雪芹有交往,而这个交往都反映在了这本诗稿中,故而是作为研究曹雪芹的资料出版的,所以对张宜泉这个人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

    出版社的介绍中,最确定的资料只有“汉军旗人”这一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