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章 、《》每一卷的内容提要(1)(第1/2页)  红楼探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于《红楼梦》所隐何事的结论,寥寥数语即可说清楚,但探索的过程却不是寥寥数语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漫长过程。作者将真事化整为零,散落在书的各个角落,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将其掩盖的严严实实,天衣无缝。要想把它完整的找出来,就要一步一步的加以甄别,一步一步的加以厘清,一步一步的加以推理,一步一步的加以论证,否则谁会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呢?

    《红楼探秘》总共十八卷,每一卷都是这个过程的组成部分。它首先要论证此书具有两面性,这是它与其它小说不同的地方。接着还要证明里面确有真事隐藏其中,“索隐”不但需要,而且必须。最后才是探索作者的“一把辛酸泪”究竟指的是什么,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论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作者之矛攻作者之盾。“假语村言”是作者之盾,埋线伏笔,托言寄寓是作者之矛。只要我们找准方向,用其之矛攻其之盾,真相自然就会水落石出。下面就是每一卷的内容提要。

    第一卷c贾瑞照镜之谜

    这一卷主要论证《红楼梦》的两面性,如果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后果与贾瑞照镜无异——不仅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此书。这样的结果,对作者,对读者都是莫大的遗憾。作者正是通过这个情节,告诫读者千万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红楼梦,切不可像贾瑞一样,抱着镜子的正面不放,以假当真,把自己送上一条不归之路。

    贾瑞照镜的精彩之处在于,镜子两面所呈现出的因果关系,镜里镜外所透出的深意,贾瑞正照“风月鉴”所导致的后果。空和色在这里水火不容,真和假在这里此消彼长,而我们也只有一个选择,要么空,要么色,二者不可兼而有之。这一回是作者对读者所进行的启蒙教育,贾瑞是个反面教材,为我们的解读敲响了警钟。然而,作者的“苦心设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结果贾瑞照镜的悲剧在我们身上一再上演。

    第二卷c“真事隐去”之谜

    在红楼梦的研究中,形成了“索隐”和“考证”的对立,前者承认里面隐有真事,后者则坚决否定这一点,二者谁也说服不了谁。笔者通过甄士隐和贾雨村大起大落的故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真事隐去”是客观存在,并非作者假拟妄称,故弄玄虚,故“索隐”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这样做的问题。这就为名正言顺的探索真事,提供了依据,开辟了道路。

    在甄士隐和贾雨村角色相互转换的故事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转换的起因——英莲,一个是转换的结果——娇杏。甄英莲代表极其敏感的真事,所以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必须舍之。娇杏代表真事之幸,作者之幸,此书之幸,故曰“侥幸”。对甄士隐而言,这个“幸”来自贾雨村,来自“荒唐言”,来自世俗喜闻乐见的才子佳人故事。所以,贾雨村和娇杏顺利的走到了一起,二人的成功结合,意味着在贾雨村得到侥幸的同时,甄士隐也得到了侥幸,因为甄贾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互为表里。

    在贾从无到有的过程中,甄也从有到无,这个巨大转变看似对甄不利,其实不然。甄把自己的东西全部放在了贾的身上,让他为自己负重,让他为自己承担风险,让他为自己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而他则无羁无绊,无牵无挂,在红尘中潇洒行走一回,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最终,甄和贾顺利完成了角色转换,贾得到了侥幸,在世俗之地着实火了一把,而甄同样也得到了侥幸,成功的隐身幕后,成了逍遥自在的神仙。这恰恰说明:“假语”从无到有,“真事”从有到无,完全是刻意为之的结果,并非是天灾人祸所致。但“无”不等于没有,它只是改变了存在的形态,不能一望即知,而是要透过胡牵乱扯的假语,透过层层人为设置的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