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畅聊(第1/2页)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青娅接了过来,并没有马上动手,仔细看了下严素锦打好的线,看起来色泽很好,也均匀紧致,这手艺也很好呢。不过村里在说谁家姑娘手艺好的时候,还未听过严素锦的名字,看来很可能是藏拙了。

    伸手感觉了下,古青娅很快就打出一寸的棉线来,扯开跟原来对比了下,差别还是有的,不如严素锦做的好看。

    将手中的东西还给严素锦,古青娅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这手艺不成,还是不要做了,等下返工就麻烦了。”

    严素锦接了过去,她也不可能真的让古青娅做,不过两人交流下还是可以的,古青娅打出的线看起来不如自己,实际上只是熟练度的问题,只要一段时间上手,也是很好的。

    “这种事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你并不常做,年纪也还小,再过几年,肯定比我还要好的。”严素锦笑着说道。

    “不过有机会的话,其实我更想学纺织,若擅长某一种,可不比打棉线这种谁都能做的事强?”古氏缫丝厉害,但是纺织也只会最简单的,家里的麻布都是她织的,技巧之能算一般。

    严素锦很有同感,“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只可惜织机都不便宜,有的织法更是不外传。据说那些大布庄的,织娘都是买断终生的。”在农村,织法也就最普通的平纹织,即使有手巧的妇人,也就多了一两个花样,真的是乏善可陈。

    “你们在说什么呢,粽子热好了,快趁热吃。”王氏说着端着一小竹篮,里头是冒着热气的粽子,放下后,她又回去拿了碗筷。

    “我去叫奶奶,也尝尝灰水粽的味道。”严素锦说着,就跑到正屋,把里长婆婆给扶了出来。

    古青娅忙起身问好,里长婆婆眯着眼看了古青娅一眼,“哦,是严木家的丫头啊,坐,坐。”

    严素锦拿了个粽子,剥开放到碗里,先递给里长婆婆,然后剥了个自家的肉粽给古青娅,“来尝尝我家包的,味道也不错呢。”

    王氏又端着一小锅的野菜蛋花汤过来,“来,配着汤,吃着不会腻。”

    “娘,您坐着休息会,忙里忙外的辛苦了。”严素锦说着,殷勤地给剥了粽子盛了汤。

    古青娅在一边看着,觉得她们家的氛围很好,心里有些羡慕,在自己家,吃东西肯定不会是这样围着吃,一般是方氏先吃,她们再另外吃。

    王氏见古青娅没有动筷,不由笑道:“青娅,快吃啊,别客气。”

    “就是,说起来我们两家还是亲戚呢。”严素锦笑着说道。

    古青娅笑着点头应是,见她们都动了筷子,这才动筷,慢慢吃着。

    吃完粽子,里长婆婆说要出去走动克化下,王氏就陪同出去了,屋里只两个姑娘家在,说话就轻松许多了。

    “你端午去看龙舟赛不,今年据说吴老爷家造了一艘,很好看呢。”严素锦没有打面线,搬了板凳和古青娅坐在天井旁的走廊下,闲聊着。

    “我爹娘没空,我们几个还小,不敢去。”古青娅摇摇头,虽然说他们也很想去看看龙舟赛是什么样子的,“不过素锦姐姐,你现在还能出门?”

    “可以呀,现在规矩没以前严了,再说咱们这种小门小户的,不用跟大户人家的等同,真那样,地里活都谁做啊!”严素锦当然也有分寸,不会四处跑就是。

    据说几十年前,那对女子的规矩苛刻着呢,可能就在门口露个面,明日流言就能满天飞,有些经历过的老人还在,说起当年,都不寒而栗。

    每个朝代的更替,都会有人来做出各种规范,或苛刻或宽松,现在这个朝代看之前的朝代,不代表那些朝代那些有名的人所说所写的就是对的,最多只能说他们制定的规范只适用于他们所在的那个时期,而不是所有。

    而圣人所说的,定是正确的,只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