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七章 拜访(第1/2页)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姜荣安对于名声无所谓,对这些小政绩也不放在心上,自然愿意全了这些人的心思。

    当地人总想着提高自家在百姓们面前的名声,对于姜荣安如此配合非常满意的,双方都满意了,这做起事情来自然是顺利无比。

    所以有那闹事的,还没等姜荣安处理,这些人就自发地解决掉了。

    这边的地主乡绅手里都是有不少陈粮的,卖出去也不上价,不如拿来刷名声,难得碰到一个愿意配合的县令,可不能错过。

    有粮好办事,虽说没工钱,但能节省粮食谁会嫌弃?

    且说这些年河道都没怎么清理,淤泥沉积,堤岸更是脆弱,但人多力量大,倒是迅速,而那清出来的淤泥,也很好解决,每个做事的人均可分得,那可是肥田的好东西。

    整个平南县的大举动,可是将隔壁的那些县镇都给惊动了,一打听是这事,都觉得这新上任的县令有本事。

    当然也有些县令或是地主人家蠢蠢欲动,打算依此实行。对于名声,那许多人家注重的东西,尤其兴修水利是利民利国的事情,也是做好事积德。

    以前没这么做,是没人想到还可以这样,除了修桥铺路,原来还可以这样来修水利,不用请人付工钱什么的,还能达到目的,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姜荣安看过一些未来世界的书籍,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有积德的想法,对于名声并不怎看重,做慈善更是少。

    但是这里怎么一样,到了有一定地位的人家,谁不想积德以福泽子孙。家财总有一日会散尽,子孙总有不孝子,积有阴德,也许某日能留一丝血脉延续。

    所以姜荣安充分了解这些人家之后,各个谈话,成功引得他们慷慨解囊。

    平南县这种修理河道并不困难,与那种大江大河不能相比,自然也不需要朝廷拨款,而没有利益的时候,许多人是不会想去做的。

    姜荣安听着主簿的汇报,不由勾了勾嘴角,成果很是喜人,除了某些难以处理的河道,大部分都已完成,在小暑即将到来之际。

    有了这次体验,姜荣安愈发觉得说话是门技术活,此后有一段时间都在研究有关的书籍。

    小暑之后,那温度上升了不少,更重要的是,雨水比往常还要多,往往停个一日半日的,又哗啦啦地下,那河里的水暴涨得厉害。

    好在之前河道有清理,田地又都挖好排水沟渠,地里的作物倒是不会被水泡着,也是件喜人的事情。

    别看下雨姜荣安就能闲在家,虽说在就有通知过,下雨尽量别靠近河边,但总有些人胆子贼大不怕死,此外还有就是怕房屋倒塌事件,都是要让人注意的。

    姜荣安非常不喜欢因为这些本来可以避免而出现伤亡的事,当然有些是怎么都避免不了,那也是没法。

    罗锅就说了个例子,之前有个姑娘去姨家,那会正逢下大雨河水暴涨,怎么劝说都不肯留下,后来更是趁姨家不注意偷跑回去,结果落水淹死。

    所以啊,有些人的命真的是有定数的。

    对此说法,姜荣安颇有些感触,而最后这个话题最后变成了说一些民间传说。

    别以为读书人就更不信鬼神,实际上相反,他们读了那么多书,知晓了古圣先贤留下道理,对天地愈发的敬畏。

    当然,也不可能人人想法都一样,也有那傲气满满,自认为能凌驾于一切的人也有。

    雨几乎是连续着下了八天,到了第九日的上午,久违的太阳出现,许多人发出欢呼声,地里更是有许多人在查看,以补种什么的。

    当然也有人去河里看收获,总有些投机的人将网弄在河中,以期弄到随大水而来的东西,再不有两条鱼打打牙祭也是好的。

    县衙里很忙碌,小吏来来去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