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八章 提起(第1/2页)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这边认识的人家并不那么多,所以几乎不出去拜年,主要也是有人是移居来京城的,有的还遵循原来家乡的习俗,而有的地方大年初一是不互相走动的。

    像姜荣安他们就比较简单,递个帖子就算完成拜年了,只有非常亲近的才会亲自上门,且只要在十五以内都行,所以许多人会选择到街上走动下,感受下氛围。

    一直到初二以后,古青娅和姜荣安这才带着孩子去了去了卢家朱家孩子,一处待个大半天,吃过午饭才回来。

    如果亲戚多的话,这十来天内开火的时间还真不多,都是轮流吃过来的,轮到自家的时候也一样要准备。

    以前在京城果过过年,所以古青娅有些经验,东西早就准备好,许多都是成品或是半成品,到时候直接加热或是下锅就成,简单又方便。

    看过花灯,猜过灯谜,吃了元宵,这个年就算过完了,大人们收了心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只有孩子们,还对过年念念不忘,有好吃好喝的,还不用担心挨骂,哪个会盼着快点过去呢?

    天气从过年前就一直不错,到了雨水节气下了点雨夹雪,好似又没什么变化。

    今年的天气好像冬日的时间要长一些,到了惊蛰,开始融雪,这天也灰蒙蒙起来,变得异常的寒冷。

    算算时间,南方这个时候应该是比较温暖的时候,打雷下雨,正是春耕的时候,而之前姜荣安挑的那个卷宗,恰好在南方往北一些,也是归入南方方位的。

    没什么意外的,姜荣安和易尚书都被秘密宣进了宫,陛下想知道一个冬季过去,春耕开始,这个问题是否能得到结局。

    姜荣安自然是实话实说了,这么棘手的案例,要是那么容易解决才怪了。

    “陛下,此事还需进一步调查才是,别的不怕,就怕会传染到其他地区。”

    易尚书听姜荣安说这话,老脸都抖了下,还好他这回没摸胡子,否则非得揪一大把下来,这姜荣安怎么说话的,跟陛下讲话要注意言辞啊,万一惹了圣怒呢?

    陛下神色一肃,也是知道这事的严重性的,“此事事关社稷,百姓之根本,绝对不能造成恐慌,姜爱卿,我赐你为钦差大臣,前往调查此时原因,携带密旨,务必让当地官员协助你调查此事。”

    “陛下,此事重大,臣斗胆请求一事,携微臣夫人一同前往。微臣惭愧,于农桑一事上,夫人要比我厉害许多。”

    易尚还以为姜荣安要说什么,结果听到他这话,眉头不由一跳,怎么这个姜荣安想一出是一出,还总是出乎人意料?

    皇帝也奇怪,微微挑眉,“看来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陛下过奖,微臣夫人出身农家,自小对这些要敏锐,此事重大,微臣不敢有何私心。”姜荣安继续一板一眼地说道。

    “我对于你要带何人去并无意见,不过爱卿特地提起,看来尊夫人真是不一般了。”皇帝点点头,像姜荣安这样如此看重夫人的人还是很少见的,且事实若真像姜荣安自己说的那样,自然再好不过了,此事拖延到年后,已经是不能再拖了。

    姜荣安只是笑笑并不说话,古青娅当然并不简单,不过这无需详细说给外人来听。

    易尚书见姜荣安还不说话,悄悄地伸手捅了下她的腰部,不会说些什么尽忠职守之类的话呀?

    姜荣安略疑惑地看了旁边的易尚书一眼,瞥见他眼里的恨铁不成钢,转头看向陛下,“多谢陛下恩准,我等会尽力而为。”

    “居然如此,那姜爱卿准备一下,即日启程吧,那边可是等不及。”陛下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记得你家中有幼子,尽可放在京城,我保他们安然无事。”

    “多谢陛下。”姜荣安又行了礼,“那微臣先告退,回去尽早准备,不日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