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在河北路一带陷入了长期僵局,谁也奈何不得谁,蒙古人无力继续南下,可是金军也一直没办法把蒙古人赶回去,干瞪眼瞧着人家霸占着自己的都,整个朝廷却只能憋屈地挤在汴梁城里。
时间一长,金廷下都是极为不满,这股怨气逐渐集到了独揽朝政的赵王完颜洪烈头。
完颜洪烈有苦难言,凭他手掌握的那些亲信军队,再加被铁木真打败打残的一些蒙古败兵,想要击败那只蒙古雄鹰无异于天方夜谭。按照此前签署的宋金和议,在关键时刻南国宋朝倒的确是友情赞助了不少火枪火炮,宋军的战斗力也是超强,这才帮助完颜洪烈勉强维持住了战线,可要是再进一步,请求宋军主动出击赶走蒙古人时,人家会把联合议事堂搬出来说事,道是未得指令,不敢擅自行动。
更何况,宋军部队的人数也忒少了一点,那么广大的沦陷区,区区两三千人一撒出去见不到人了!
完颜洪烈无奈,又去找联合议事堂磋商,岂知对方所谓的“赵总理”抛出了一系列苛刻条件,诸如改善金国民生内政,提高汉族百姓的社会地位,扩大两国经贸往来,加强人员流通,裁撤冗兵冗将等等,要求金国严格执行,这等若是把完颜洪烈的权柄给削弱了一大半下去,那他哪能答应?
他不答应可好,宋国一直拖着不肯增兵。来来回回地谈了无数次,金国方面的议事堂协理大臣因为办事不利受到牵连,接连被惩处撤换了多人也不见成效,直到从地方冒出头的一位徒单后族子弟,徒单南平进入议事堂为止。
请喜欢看的友动动手指,谢谢!最近成绩不佳,状态也不太好,更新不会太稳定,希望尽快恢复过来吧!
本来自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