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午后时节(一)(第1/3页)  失魂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妈妈,吃饱了哦,我们出去玩啦。”

    两个孩子把筷子往桌上一扔,便飞也似的打开门冲了出去。

    目送两个孩子像小兔子一般飞奔的背影,林秋菊会心地笑了一笑,把他们俩兄妹的碗筷端到水池里,慢慢地清洗起来。

    本来在放假前她就和两个孩子说好了,吃完饭要把自己的碗筷洗干净,再用抹布擦干净,如果办得到的话,就给他们俩各买一辆自行车,孩子们当时就对天发誓要当个乖宝宝。然而盼望已久的礼物以及假期,让他们将原本答应的事情一一省略。照这个样子看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原形毕露,大概吃完饭连说都不说就跑出去玩。

    唉,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嘛。

    林秋菊笑着摇了摇头,缓缓地用抹布擦拭着桌面。

    放暑假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总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然后写写心得什么的,可这番好意到最后却都难逃胎死腹中的命运。

    学生们还好,每年都有寒假、暑假等固定的假期。在大人的世界里,却基本没有放假的时候。公公婆婆在田间里忙农活,丈夫则是一名运输司机。泡了一壶绿茶,伴着一些茶点,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餐桌上,方便公公婆婆午休时略事休息。将一块方巾盖上桌子后,林秋菊梳拢下头发,提上手袋出门了。

    林秋菊家位于林场村的南端,从北向南逐渐展开的村子被南山的山脚硬生生的挡住了去路,四周皆是农田,一片绿油油的稻穗叶子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出无限的生机。山脊的另一端便是村子的水田,一望无际的水稻在山风的吹拂下,如同翠绿的草原一般随风摇曳。虽说近来酷热干旱的情况给其他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但林场村却丝毫没有收到这场旱灾的影响。高高耸立的秸秆水田让四通八达的田埂看起来如同水沟一样。山线之上的密林则呈现出更深的浓绿,在艳阳照射下,诉说着夏日里林场村的欣欣向荣。

    国道旁只有零零散散几户人家,连个遮阳的地方也没有,林秋菊将左手摊开,挡在额头上方,眯着眼穿过家门前的小道。在太阳猛烈的照射下,灰黑的柏油路面也被晒得吐出阵阵热气。万般无奈下,林秋萍只好用另一只手托起裙摆,走下长满稻谷的田地,朝着国道走去。

    村子里的电力供应主要依靠一个小型的供电所,供电所紧靠山脊的末端,从它延伸出来的电缆如同蜘蛛吐丝一般,沿着山脊上的一座座输送塔,将南山、灵隐山、西山连接在一起。在万里无云的晴空衬托下,如铁塔般屹立的输送塔更显得耀眼夺目。

    从一路直行的国道在前方不远处的山间转了一个呈直角的大弯,转过弯后往前走将近一百米,便会看见一座小桥,这便是村民们经常说的“新桥”,而“新桥”这里最常发生的,则是交通事故。

    乡村空气质量自不用说,不会有能见度方面的忧虑。山脊之间的道路十分平坦,视野自然也是不差,但由于弯道的弧度过大,使得来往的车辆往往会错误预估。若是会车则容易两车相撞,而加速过弯的,当发现弯过不去时,自然就会撞上道路两侧。每年交管局都要多次派人来维修损坏的护栏。

    而这里发生的事故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还是行人意外。

    由于地处偏僻,城里不会专门派交警下来,也缺乏相应的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即使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孩子和老人过马路的时候还是常常被过往车辆撞倒。

    而且出事车子多半不是当地人开的,毕竟林场村的村民都知道这里会拐进通往稻田的小路,行经这里时一定会放缓速度。就算是前往市区,村民们也知道会有不少行人在这里经过,开车时都会提起十二分精神。

    但是外地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多半不知道这里的情况,而且村民们习惯于从田里直接走上马路,突然窜上马路的村民往往会让司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