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北疆(第2/3页)  门徒信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精深好多地方还是不太明白,两千多年前的东西真不是那么好懂的。

    第一天从布尔津出发后,路上的美景就没有停过,我感觉到了异域,或许像俄罗斯,到了五彩滩扎营,路旁的风景再一次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始c粗犷c雄浑c大气,个性独特的地形地貌地貌特殊,长期干燥地带,盛行大风,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变异出许多陡壁五彩画卷。

    沟漕相间的地形和陡壁险峻的小丘,维族称之为“雅丹”。“雅丹”一词就成为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故此称之为“雅丹地貌”。五彩滩因此成为同类地貌的典型代表。五彩滩风景区内的“雅丹地貌”有大小石峰c石墙c石柱,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雄风大气,刚柔十足,造型奇艳,风尘不染,超凡脱俗,别具一格,鬼斧神工,形成一幅锦绣山河的壮丽图画。最有感觉的是一条河,很美!地图显示最终回流入北冰洋。我和思密达都觉得有水就有希望,总比那些一望无际的隔壁好,这一日又在不知名的路边观赏了一回日落。

    第二天徒步到了哈巴河县,实在有些体力透支,气温好像有转凉的迹象,只好找了家酒店休息。

    第三天一大早去了白桦林,白桦树是有灵性的,含情脉脉,孤独而忧伤,纯情又坚韧。林中偶有一群安静吃草的牛羊,加上缓缓流过的几条小溪,为白桦林平添了几分动感。那里游人不绝,拍照的,还有一些画家模样的人背着画夹四处走动,林中绿草如茵,野花点缀,蜂飞蝶舞,偶尔能看到羊群,回到房间已经是中午,思密达和我一样都有些疲倦,选择打车去了白巴哈村。

    村子坐落在一条沟谷之中,建在两条小溪之间的狭长台地上,依山傍水而立。该村的所有建筑均由原木筑成,以外观很古朴的小木楞屋为标志,具有欧式村寨的特色。房屋是清一色的尖顶木楞屋,墙体和顶棚用整根原木垒砌c拼接而成,顶部再用木板支撑成“人”字形的尖顶,可防雨防雪,以保证住房的安全。顶棚和屋顶之间形成两头通风的尖阁,是储藏饲料和风干肉品的好地方。屋内家家户户都好像是工艺品陈列馆,炕上铺着花毡,墙上挂着刺绣的帐幔壁毯,地中央为精制的火炉。在落日的傍晚和雾气的清晨,炊烟袅袅飘荡,牛羊满坡,整个村落构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

    第四天打车去观鱼台,山顶上,与湖面的垂直落差达几百米,因处于观察“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观鱼亭。观鱼亭是喀纳斯景点中的极品,是唯一一个能驻足饱览喀纳斯美景的最佳平台。感觉这里风景很好,因为少了空气污染,所以天很蓝,一切很美呆了一个多小时,步行到了喀纳斯湖老村,开了房间住下。

    在禾木村住了两天,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禾木村比白巴哈村小一些,不过真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客栈窗外就是一条河,夜深人静的时候甚至可以听到流水声,我问思密达喜欢这样的村子吗?思密达说别看是个小巧的山村,它有着“中国第一村”的美称,禾木村最出名的就是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胜似仙境。原来我已经在最美的村子了,难怪舍不得离去。

    禾木村的禾木河上有一座带门的桥。桥上的门基本完好,只是风吹雨淋已褪了颜色,露出木的本色和沧桑。据说它是用来阻挡土匪马队冲击的。

    从乌市出来快十天了,总感觉北疆好大,只为了一个湖就那么久,要是想走遍整个省也许得一年。北疆连绵不断的阿尔泰山脉,环绕着美丽富饶的冲乎尔山谷平原,我和思密达就像恋人一样住一个房间,一起拍照,一起吃饭,可惜我们不是,似乎隔着一道墙。

    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生存,也需要勇气。有一种孤独的感觉,说不上喜欢,但并不讨厌。有时独处时似乎被世界所遗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