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每亩120元的价格每年递增10元,合同是40年,可是在他承包果园的第三年国家出台新政策减免果园承包费用,村里面就一分钱都没有收过了。
也就是说,他一共出了四千元,承包了三十一亩果园四十年。
这么说可能还说不清楚,就说宋腊兵的说法,去年这里各类水果总计出产了十四万斤,到手十一万元。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虫害,他要少收成三年,就少赚了二十万左右。
而现在,要接盘这里,要出二十五万。
两件事,第一,要关系硬,能稳住镇上和村里,才能做下去,第二就是要拿出二十五万进去,三年后如果收成好,第四年就能回本,如果运气不好再来一次虫害,血本无归。
在整个果园看了一圈,马河有些不满意:“这虫害太厉害了,那边那一片,全部蛀空,基本全要换新树种植,二十五万太高了。”
李老板:“你不能这么想,假如明年后年顺利,直接回本,第三年开始就能赚钱,做生意就是赌嘛。”
马河摇头:“不是赌,是科学,最近这些年,全球变暖,低海拔虫害都往高海拔推进,这是趋势,明年还是虫害,后年也一样。”
搞种植的人当然是知道的,但是李老板就是在等不懂这个的人来上当。
宋腊兵以为马河不懂种树,也听懵了:“还有这回事?李三狗,我你也敢坑?”宋腊兵出了名的脾气大,动不动就要捶人,李老板急忙往后退:“我哪儿懂这个。”
马河拦住了宋腊兵:“我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打架的。”说着转头:“李老板,我就说个实话,我要这儿,不是用来继续种树的,是要种别的水果。你可以选择降低价格让给我,也可以选择继续等下去等不懂的人掏二十五万。”
李老板:“我们先谈谈?”
宋腊兵:“在这儿露天坝谈什么,镇上吃饭,边吃边说。”
“要得,要得。”
李老板转身,宋腊兵低声:“狗日的读书多就是不一样,一句话省钱省大了!”
“谈不谈的下来还不一定呢。”
“你放心,他人肯定要走,难道园子留下放空?肯定要卖。”
李老板回头走向院里,宋腊兵大喊:“肯定要喝酒,你还想开车?一会儿坐车回来。”
“不开车,喝酒不开车,我那点儿东西。”
三人上了车,下了山几分钟就到了镇上,找了一家酒楼,平时一般镇上的酒楼都是会客宴客才会去的,不过镇上其他小馆子实在不适合谈生意。
进包间前,马河皱着眉头看向旁边。
宋腊兵看到那人,打了个招呼:“胡老板,可以哟,又换包包了,赚大钱。”
那人叫做胡勇,马河看他是有原因的。
大概十年前,马河的老爸在镇上开了一个馆子,白天卖米粉汤圆,晚上做火锅。
那个时间,这个胡勇是镇上的街道办主任,丫开了镇上第二个农贸市场,并且在农贸市场前面开了个超市。
为了招揽人气,他就要恶心老农贸市场,于是在街道整理的时候,往老农贸市场入口前放置了垃圾桶。
你说垃圾桶放在哪儿都好,放在农贸市场前面,那一天能不臭?
而马河家的馆子就在农贸市场出口旁,垃圾桶就等于在自己门前。
一个馆子门口变成了垃圾桶,那还能有生意?
马河的爸爸当然是不同意的,和这个胡勇打了一架。
但是这个胡勇有个侄儿,是混社会的,连续找了几次麻烦。
半年后,马河的爸爸就卖掉了门市,去了外省打工,过了两年后马河爸妈都回了家,现在住在清水乡里的街道上,没有住在青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