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学,实际上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从广义上讲,林业学和渔业学也属于农学,稍微狭义一点的农学大概就是动物生产学c植物生产学c动物医学c生态环境学。
简单的认为农学就是学习如何种田,那是错误的认知。
实际上,农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自然界动物与植物的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
换句话说,与人类的社会学和经济学刚好相互对应,而种田只是其中一个小部分,并不是主要要学习的方向。
原因很简单,种田属于技术,既然是技术,就应该属于技术学科而不属于本科,本科主要是研究,研究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培育动植物,第二个研究方向是如何培育高经济价值的动植物。
这么说还是不太清楚,那么更简单一点,一是了解和研究动植物的生物性质,控制和主导动植物发展,研究动植物的自然演变。
第二就是研究如何用动植物赚钱。
举个简单例子,生态环境学,听这个名字,好像毕业后就要做园丁或者城市园林设计什么的一样,实际上,你完全可以学习园艺,学习花卉,西南几省花卉市场大的惊人,几年前的千万价格的兰花就是很好的代表,假如你学的够好,培育出了一盆稀有兰花,那么这辈子就算是有找落了。
又比如,学习动物生产学,就一定要在养殖场工作么?你毕业后完全可以加入电影公司,成为cg技术的技术支持,你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做3d动漫,也可以加入恐龙博物馆制造仿真恐龙。
学植物生产学,也不见得就是要研究杂交水稻,你可以加入生物制药公司,也可以做中药材种植,可以做盆景制作。
所以,农大并不是要培养种田的人,而是要培养众多的研究型人才。
马河反而是其中异类,因为要种田,所以才要来学。
记得小时候,学习不好的,老被开玩笑长大了考农大,等高考时看到农大的录取线,得知真相才眼泪掉下来,发现原来农大不是想考就能考。
因为大部分都是走研究路线,所以,基础差一点的,还真不收。
尹易给出的方案很好,将农c林c渔c牧这些专业中有关生产的课程都圈了出来,算下来之后,实际上也只有几个月课程而已。
换句话说,有关理论和研究的东西,马河只需要看书就行了,有关从事生产的课程,就要去旁听。
尹易直接编好了一个课程大概,每天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听课都标注了出来,如果不发生意外情况,这些课程大概就会这样进行。
已经是来的第二周了,第一周马河还有点不适应回到学生时代的节奏,在校外租住的房子,每天按时起床,两点一线,不过到了第二周就适应了。
读了十几年书培养出来的行为习惯,短时间就能捡回来。
清早,在校外吃了一碗甜水面,马河看了看课表,今天的课程是林学的嫁接课程,这也是个关键课程。
现在马河的果园,既没有种蔬菜也没有养牲畜,一切都在计划阶段,而果树是实打实的种植了的,所以有关林学的课程都要好好地听。
“哎,不是全日制学生真麻烦,食堂卡都办不下来。”食堂吃饭肯定便宜的多啊,而且农大的位置稍微有一点偏,校外并没有那么多吃的。
早早的到了教室,马河走进教室找了个角落就坐了下来。
毕竟人都同学一两年了,都认得自己班上的人,所以不少异样的眼光投射了过来。
马河经过一周的旁听,已经非常有经验了,翻开笔记本,翻到了一页,树了起来对着这个教室的学生,上面写着,我是蹭课的五个大字。
众人呵呵一乐也就没有了其他反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