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汴州就是“便舟”(第1/1页)  少年不识愁滋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茜茜在背《书湖阴先生壁》,她这样读题目:“书湖/阴先生/壁”。我一听,笑了:“湖阴先生是一个人,你怎么把他读破了?”

    “啊?这是一个人啊?他把书放在墙壁上?”

    “什么?”我又大大吃惊了。

    “喏,”她指着题中的“书”和“壁”对我说,“这是湖阴先生把书放在壁上。”

    哈!哈哈!我道:“这里的书不是的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书写。”

    “那题目应该是‘湖阴先生书壁’才对。”

    “为什么?”

    “因为湖阴先生在墙壁上写字。”

    “可是,这首诗不是湖阴先生写的,是王安石书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

    “哦。”她恍然大悟。

    “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像《题西林壁》、《题临安邸》等。”

    “噢,我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临安邸》是什么意思?”

    “先问你们一下,临安在哪里?”

    “安徽。”

    “山东!”

    “不对!想想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直把杭州作汴州。噢,知道了,是杭州!”

    “没错,是杭州。林升这首诗题在杭州一家旅店的墙壁上。”

    “真奇怪,他们为什么不题在地上?”

    “地上啊,人在上面走几走就没了。”

    “对哦,汴州是什么意思啊?”小逸问。

    “我知道!”茜茜举手,“汴州就是搭乘一条便舟!”

    天哪!真有想象力!我道:“那是一个地名,大姐!汴州就是现在的开封。”

    “哦,开封府!”

    “那最后一句诗是什么意思啊?”

    “这就说来话长了,当初金兵侵占了中原地区,掳走了两位皇帝。然后朝廷迁到了杭州,因为杭州在南方啊,所以史称南宋。但这批人南迁后,只知道玩乐,‘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做了汴州!所以诗人感到很不满,就写了这首诗。当时,很多诗人在诗中表达他们的不满。”

    “啊?还有啊?”小奇仿佛觉得有点奇怪。

    “是啊,还有很多啊。像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还有李清照的《绝句》等。”

    “嗯,《示儿》我会背。”小逸认真地背起来。

    “九州指什么?”我问。

    “亚洲?非洲?”小逸猜测。

    “是指中国,当时中国分为九州。知道是哪九州吗?”

    “梅花洲!”

    “杭州!”

    “苏州!”

    “汴州!”

    “哈哈,不对!”

    “那么是什么?”他们疑惑起来。

    “青州、扬州、兖州、冀州、荆州……”

    “洛阳洲!”不知谁又冒出一个来。

    “你怎么造了一个州出来?”我忍不住又笑起来。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