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大国之殇 一(第1/2页)  汉人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还算是晴朗。

    庄严的首都学府透着神圣。

    一处教学楼里,六十多岁的老教授正慢悠悠走上讲台。

    底下一干学生中,林青一改平日里往后挤的习惯,坐到了前排,只因为事先知道,今天要讲的是民族气节与血性骨气。

    时值二十岁的林青今年正上大三,最感兴趣的就是历史课,就连课余去校内图书馆,看得也是一些历史类的书籍。

    尤其对古代一些事件惋惜愤恨,比如满清和元蒙两次入关所做的事等。

    而恰恰今天教授主要会讲的就是有关这些事件的,知道后林青可是早来了半个小时。

    伴随着规律的脚步声,一道身影慢慢站到了讲台中央,这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华夏国首都大学著名的历史系教授黄明,没有要点名的意思,扶了一下老花镜直接开讲:“今天我要讲的是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关于南宋末年崖山海战和明朝末年时的一些事。”

    才说完标题老教授就停顿一下,好像是卖关子,看着底下的学生扶了扶老花镜,台下众人都知道这是他的习惯,没有人在意。

    看着台下一干学生还算认真,老教授稍微点点头,又注意到坐在了前排的林青一改往昔散漫的性子,腰杆挺的笔直,不由多看了两眼,但学生爱不爱听他是向来不管的,也没有多想,接着讲课。

    “关于这些事件,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争论‘崖山之后无中华,明朝之后无华夏’,这是被不少学者所认同的,不难找到它的原型,它出自明福王朝廷礼部尚书钱谦益的《后秋兴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钱谦益啊是当时的文坛盟主,东林领袖,他以这样的高官身份降清,还剃掉了头发,不由让人鄙视,但他后来在柳如是的鼓励和支持下,还是做了不少反清复明的事,为此两度入狱,乃至倾家荡产,晚景凄凉。”阳光透过老花镜折射到课桌上,黄明感觉温暖舒适,不由提高了几分嗓音接着说道:“钱谦益呢,他是有知识分子的自私懦弱,但他对故国的怀念c对自己失节降清的悔恨也是真的,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他自己是以明遗民自居的。单看他的诗文,“沟填羯肉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等句,对清廷辱骂之甚,对明朝的痛惜之深,比张煌言等民族英雄的诗句还要慷慨激昂,仿佛是在给他自己的失节做掩饰一样,这首诗据说是他在听到南明桂王被害后写的,所以有“独倚银轮哭桂花”之句。全诗以崖山海战比喻南明败亡,以宋元鼎革指代明清交替,调子极为沉痛”

    环视了一下众人,看着他们的反应说道:“我补充一下,今天我所讲的,只是围绕历史,围绕课题,不要给我扯什么无关的,你们认真听就行。”

    黄明虽然年纪已经有些大了,但声音还是洪亮,讲课搞得跟演讲似得,不过其他人不知道,热爱历史的林青可是被这番话吸引了,但稳重内敛的性格让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坐着静待下文。

    稍显老的雄厚男声环绕着教室每一个角落:“历史上的一些事件,总是让人惋惜的,我们今天主要是讨论。再下面我要讲得就是今天课程的主旨了,你们都打起精神来,这是要考得!认真听!”

    也不管下面学生是否真的认真在听,黄明喝了一口水就继续刚才的话题。

    “我刚才所说的诗句例子,有同学知道吗?”黄明这样说只是顺口,并不是想要学生来回答,正想接着说时却看到真的有人举手,有些意外,但还是说道:“这位同学请发言。”

    林青站起来时心里多少有点紧张,自己只是听的跟着老教授的思维走了,听到有同学知道吗这句话才举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