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早已被吴思远调动起来。
内部矛盾激化这事她也是从美国的一个案例来的,美国之前有个通讯公司,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一直扶摇直上占据通讯行业半壁江山,政府多次想分解它都未遂,后来美国经济稳健上升大环境更好,按理说这家公司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岂料ceo突然出走,管理层心怀鬼胎各自牟利,政府不费吹灰之力看着它就这么自动瓦解了。
按照吴思远的说法,耶律余军中只有这一个家臣乌军师是带脑子的,当初给丞相出主意,让耶律余假借戴罪之身实则反而有机会在边关立功。被丞相委以重任派来边关协助耶律余,可说是只有他一个人真心为耶律余着想,其它的将领只是碍于耶律余的蛮力和有个做丞相的爹罢了,谁都不愿意送死,他耶律余不是爱出风头么,不是浑身是胆么,不是想将功赎罪么,那就让他身先士卒好了呀!
两个诱因碰到一起,自然大获全胜。
“嘿嘿,想不到自己还能当上女军师呢。”蔚依暗自偷笑。
“待吴某上报朝廷,定会对二位嘉奖,我这【将军令】。。。。。”吴思远恭敬道,不舍得也将它掏出来了。
“不必了,我夫妻二人在来庸城路上,遭遇匪类抢劫,丢了簿本,还请吴将军帮我二人补一份,好让我夫妻二人早日回家。”叶君天道。
“不知贤伉俪是何籍人士,家里尚有何人。我即刻命人补办。但补办还需要些时日,还请二位在我府上多住些日子。”吴思远不似耶律余那么莽撞,虽然蔚依解了庸城之围,但他对二人身份来历还是心生疑虑,特别是那叶君天,看着甚是眼熟但又想不起来了,岂能就这样放他走。
“簿本是什么?”蔚依一脸懵逼的问道。
“你竟然不知簿本?”叶君天疑惑地望着她。
“家中都是哥哥管事,他什么都不让我操心。”蔚依赶紧寻了个借口。
“就是照身帖。”叶君天道。
说到照身帖,蔚依不经打了个寒颤,原来说的是这个东西。
商鞅在公元前350年左右,就发明并发布了最早的身份证——照身帖。照身帖其实是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官府统一发放的,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及籍贯信息。看起来真心和现在身份证没什么区别,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编号。
商鞅同时规定,全国人都必须持有照身帖,外出的人必须随身携带,住宿的人必须出示。这等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太先进了,简直和现在一模一样。更令人惊奇的是,商鞅还规定,外出的没得照身帖,关口不可放行,住店的没得照身帖,旅店不得留客。如果让没有证件的客人留宿,店主与客人同样受罚。
罚什么呢要知道我国古代不是杖刑、就是流放,看戏最多的就是“斩”。商鞅规定,不告发奸人的处以腰斩,匿奸者本人除腰斩外,其全家财产还要被充公。后来,秦惠文王要杀商鞅,商鞅得到消息,一口气就逃到了边境。找了个小旅馆准备住下,
老板看了他一眼:“身份证带了吗”
“没有!”“不行,没身份证不好登记。”
“多给钱行不行”
“不行,留宿没身份证的客人查到是要砍头的。”商鞅一边想自己立法坑了自己,赶紧走吧,要是被认出来是逃犯商鞅,店主肯定会告发,而且还能有赏。第二天,商鞅要过边境,守关的一看,没身份证还是不行啊,商鞅最终被杀,尸体还被车裂。
发明身份证的人最终被身份证给坑了,但不能说明身份证的不合理。只能说商鞅的目的现在看,不太合理。商鞅发明身份证的目的和现在人使用身份证的目的却不太一样。他是为了将人们固定在土地上,不让他们四处游荡迁移。
蔚依不经打了个寒颤,还好叶君天想起来这个事,不然别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