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与美同行(第1/2页)  从此史上无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来也奇怪,一路上自从与蔡琰同行后,便没遇到什么麻烦事。

    路上除了赶路外,闲来就与蔡琰聊聊天,到了城中还能听蔡琰弹弹琴,让陶明自在非常。

    糜竺还多次取笑他说:“小公子这是心有所属了啊。哈哈”搞得陶明经常脸红。

    不过陶明确实是有所心动,当时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被蔡琰的美貌和文雅的举止所吸引,说是一见钟情也不为过。

    而如此佳人又与他同行,若不主动一点,岂不是浪费大好的机会?

    说来,陶明对男女之间的事情从不忌讳什么,只要自己感觉喜欢便好。

    而蔡琰性格开朗,且为人心细,对于陶明的爱慕也有所察觉。但是作为大家闺秀的素养,使她只能装作不知,等待事情之后的发展。而且蔡琰作为第一才女的骄傲,也让她对自己的心上人要求很高,如果不能达到自己心仪的地步,也是绝不会倾心的。

    如此潇洒的日子没过多久就暂时结束了,因为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幽州境内。只要再有半天的时间,就能到达幽州的治所蓟县。

    “小公子,我们既然已经进入幽州境内,依礼是否因先通知一下当地的官员?”糜竺来到陶明身边说道。

    陶明听到糜竺的话后,觉得也应是这样,就回答道:“嗯,却是应当如此。走,这便前去。”

    来到当地县衙,在亮明身份后,几人很快便见到了当地的官员。

    本来打算通知一声便启程的众人,奈何不得官员的热情相邀后,只得在城中住了一晚,其实也是给他们通报的时间。

    当晚,月光已至。

    在房间中无所是事的陶明来到了院中,借着月光游走在花园内。

    此时此景,让陶明不禁想起前世,想起自己如今孤身一人来东汉末年。心中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离殇。

    不由的鸣唱起前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唱完,端坐在池边。

    这时,从另外一边传来说话声:“没想到恩公还有如此才情,适才的一首诗词不仅意境深远,而且还配有音律,难道恩公也晓得音律之道?为何一路不见恩公提起?”

    从一旁走来的便是蔡琰。本来也想出来散散步的蔡琰正好听到陶明一时有感而唱的这首水调歌头。觉得眼前这个男子还真是有些猜不透了,武艺出色便罢了,文采也如此惊艳。

    听到蔡琰的话音,陶明一时觉得有些尴尬,这哪里是自己所作。但如今已被发现,总不能说是后人之词吧?

    随即便尴尬的回应道:“元亮从小便没有出过远门,如今偶然有感而发,却是让姑娘笑话了。”

    也幸亏此时已是夜晚,让人看清脸色,不然蔡琰见他此时脸色,定会生疑。

    蔡琰笑了笑说道:“恩公却是谦虚了,此等诗词只要日后传扬出去,必是千古流传,蔡琰怎敢笑话与恩公。”

    恢复了一下情绪的陶明接着蔡琰的话说道:“姑娘真是缪赞。还有当日之事已过数日,姑娘就不要称我为恩公了。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只怕换个人来也会出手的。姑娘不如称我元亮或名字便好。”

    “恩公当日之举,在恩公看来只是小事,但却救得小女子性命,小女子怎么敢忘?恩公要小女子称呼元亮,但元亮不还是称小女子为姑娘吗?若元亮不嫌弃便称我表字文姬或者琰儿吧。”说完,感觉好像有些太过亲近了,便羞涩的微微低下了头。

    陶明看着眼前娇羞的蔡琰,忍住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