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挂印辞帅(第2/4页)  一品仵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侯爷深夜闯宫,可有要事”

    养心殿是圣上的寝宫,宫外由御林卫戍守,元修这般闯进去,只怕难逃万箭穿心

    元修到了宫门,登高便上了宫墙,宫人看到却不敢拦,只知今日白天朝中出了大事,夜里宫中也出了大事。宫中戍卫领了太皇太后的懿旨,不可对元修放箭,却没想到他去而复返,但他并未往永寿宫去,瞧那方向竟是养心殿

    赵良义和王卫海瞧那方向是往宫里去的,但不敢确定他是否是去宫里,只心急火燎地要人备马,追着元修便出府上了长街。

    书房外喊声乱作一团,亲兵们行动却井然有序,一路往宫里寻御医,一路往外城瑾王府,剩下的来扶元修,元修却只道声无事,便又纵身而起,往宫中而去。

    “快御医”

    “这他娘谁伤的老子砍了他”

    “大将军”

    元修一手捂着心口,一手提着只锦布包,不知里面包着何物,只见心口扎着把匕首,手指缝里往外渗着血,脸色比雪白。

    赵良义高喊一声抓刺客,带着亲兵便往书房去,到了书房门口,正见元修出来,众人一见,脸色都变了

    “嘿夜闯侯府”赵良义乐了,一撸袖子,“这盛京城里忒闷人,知道小爷憋得难受,来个刺客玩儿”

    正赌得起兴,忽闻风声里有衣袍鼓动之声,两人面色一变,一个拍窗纵出,一个开门出去,见一人从头起了旁事,问“修儿,你爹膝下有三子,你可知姑母为何独独疼你”

    元修倏地望向她,见她垂首品茶,似乎说的只是寻常话,元修的眸底却涌起惊涛骇浪,问“姑母之意是,要侄儿弑父”

    “那你爹呢”元敏问。

    “姑母是要侄儿动私刑,杀了那十位朝官”元修眸中冷意深重,怒笑道,“此案若朝中结党施压,包庇不判,我定杀之”

    “贪我军中将士抚恤银两之徒,判不了,我杀之这才是你心里的刀”元敏忽道,望见元修怔住,再对他道,“可惜,这把刀只亮出了刀锋,尚未沾血。”

    心里的刀

    元敏摇头,品了口茶,望了眼茶炉里正被热汤烹煮的瓜果仁儿,笑意颇深,“姑母说的是你心里的刀,而非手上的刀。”

    “侄儿在边关外抵胡虏,内剿匪徒,守疆护国,战无不胜,刀上早就沾满了血,擦都擦不净,为何不利”元修诧异。

    “姑母瞧着你心里的刀还未沾过血,刀锋不利”

    元修不知此言何意。

    此言他说得一字不差,元敏听了,眸中生出些欢欣之色,颔首道“心如战刀,如今你的心可磨成了刀”

    那时,爹娘一心让他入朝为官,他心中不愿,日子苦闷,于是在家中留了封书信便直奔边关。哪知刚出了京便在官道十里亭中遇见了姑母。无人看出他会离家,唯独姑母知道他必行此事,于是出宫相送。那日在十里亭中,他一身戎装拜别姑母,临走前听了她一句赠言,便是此言。

    “姑母说,朝局诡秘,容不下坦荡男儿。此去戍边,望归来时,心如战刀”元修回忆道。

    当初走时

    元敏却也不答,只反问道“你可记得当初走时,姑母说的话”

    他问爹此事,爹不澄清,也不承认,他只好问姑母,望姑母能答,哪怕是一刀戳进他的胸口,他也希望家中能有人给他个明白痛快

    姑母疼他如子,他多希望她不知情,可他知道,这必不可能。

    “何止不舒坦”元修冷叹一声,沉痛摇头,半晌抬眼望向元敏,明知再问一句便是深渊,那眸中的希冀之色却如悬崖边攀着独藤的孩子,孤弱无助,问,“爹行此事足有八年,姑母可知情”

    “这事儿牵扯到你爹,心里不舒坦了”元敏舀了盏茶,端盏轻吹,柔声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