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赵君锡临安化县(第2/3页)  大宋天子门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伏法。叹了口气,沈耘当众判决:“李刚只因借牛被拒,便心生歹意,图谋报复。损毁耕牛,按制当原价赔偿。本要将你在大牢中看押数月,但秋收在即,便放你一次,自归乡专心事生产。”

    这已经是沈耘最大限度的开恩了。

    至于李青:“你也莫要以为伤牛事了,便不会追究于你。虽然其情可悯,但其罪难逃。偷菜虽然是小事,但毕竟不告而取,非君子所为。本县便与你一斗粮食,供你一家老少吃喝。但秋后你需为李仁家耕田,便算作对他的赔偿吧。如此判决,你等可服气?”

    李刚自然是极为庆幸的,少了牢狱之灾,能够赶上秋收。而且也只是单纯赔偿李仁家买牛的钱。若还要贪心不足,只怕都要惹起众怒了。

    而李青不仅白得了一斗粮食,偷菜的事情也自此揭过。唯一付出的代价就是帮助李仁耕田,对他来说,简直好的不能再好了。

    而李仁作为此次的苦主,牛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耕地的问题也解决了。

    到现在为止,可以说皆大欢喜。一时间三人不约而同跪倒在地,向沈耘叩拜起来。而此时堂前,也从两个方向传来同样的喝彩声。沈耘抬眼看去,一边是自己昨日才结交的皇甫端明,而另一方,身穿朱服,赫然是朝廷大员。

    上官来此,沈耘自然不敢怠慢。宣布退堂之后,便来到衙前,向早已分开人群走进来的皇甫端明和这位朱服朝官一拜。

    “下官沈耘,拜见上官,拜见皇甫公。”

    不过沈耘没有想到的是,皇甫端明居然和来人认识,在沈耘向二人行礼之后,皇甫端明居然也冲着这位一拜:“下官提点陕西路刑狱皇甫端明,拜见赵侍郎。”

    来人赫然便是赵君锡了。

    奉赵顼诏令,赵君锡连夜乘快船来到庆州。本来是想先去见一见李圭复的,然而进了城才听说李圭复突发恶疾卧病在床,赵君锡心里也存着一份避讳。因此改道先来找沈耘。

    不想到了衙门前,便看到沈耘断案的一幕。虽然前边如何揪出李刚的情形没有看到,但是最终的判决,沈耘的手段让赵君锡连连点头。其不仅彰显了朝廷法度的威严,也昭示了儒家宽厚容人的仁心。

    虽然先前与沈耘没有交情,但就凭着这一点,赵君锡对他就产生了一点好感。

    与皇甫端明见礼之后,赵君锡回过头来,冲着沈耘点点头:“方才的判决不错。沈知县,本官此次为什么而来,想来你心里非常清楚。如今正好皇甫宪司也在,你我三人,不妨到后衙去好好谈谈。”

    看着堂外依旧不肯散去的百姓,沈耘点了点头。

    转到后衙,金长岭看向沈耘的眼神已经有些灰败。他明白沈耘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他多日以来的努力再度击破。到现在,他依旧只能做个县丞。在安化百姓的眼中,或许只容得下沈耘一人。

    不理会金长岭如何,沈耘将二人请到后衙,着人端来茶水,便屏退了左右。

    毕竟此事关乎一个知州,一个直线,三个武官,还有一座大顺城。能少让人知道一点,就尽可能少让人知道。也免得这官员之间的龌龊被这些小吏听了去,传的沸沸扬扬。

    看左右无人,沈耘便开口说道:“下官虽然不知李知州的塘报上如何写,但下官自认接受军令之后,一直恪尽职守。然归来之时,却被李知州斥责下官烧死西夏五千人引发大战,委实让下官有些心寒。”

    “情由如何,还待慢慢查证。但如今大顺城被围,也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时候。沈知县,你可愿与我一道,率军再度前往大顺城?只要解了大顺城之围,陕西路帅司自然会派人与西夏人和议。之后咱们再说这些事情。你看如何?”

    赵君锡显然是个干吏,知道此刻孰轻孰重。

    比起李圭复的控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