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卷:歌尽浮生 一三四:山抹微云天一线(第1/2页)  金屋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彻将一腔失亲之痛,尽数发作在千里之外的南越之上。

    六月里,传旨的使者到了汉军之中,痛斥了之前因轻敌力主出击导致汉军轻易败北的路博德、杨仆,言了皇帝的意思,不得胜,不得回朝。

    “其实,”军帐之中,杨仆灰头土脸的,不敢再趾高气扬,自嘲道,“南越自忖于我大汉相隔甚远,大汉出军不易,方敢猖狂。到底只是一边陲小国,起来。到如今,他膝下唯一的孙辈,就是这个李微。依旧是卫氏所出。

    他心下微微有些感伤,面上倒是和颜悦色,问了些日常事。李微年纪小,未见过他无情狠绝一面,便渐渐把最初的敬畏抛到一边去,笑语如珠地答了,颇见灵巧。

    一边,刘据轻轻的,轻轻的,吁了口气。看来,今日听宁澈的计策,选择打这张温情牌,到底是对了。

    “因为爷爷病重,”那厢,李微已经照着他的说辞,慢慢说到家事。小孩子在灵巧,若说起谎话,如何瞒的过他这个父皇地眼。只好让她自己都认为自己说的是实情,才见得真。

    “爹娘都在照顾,不能来长安。只好将微儿托给舅舅。临来地时候,娘亲哭的好难过。”李微难过道。

    “是么?”刘彻淡淡应道,眼光离开了李微,微微瞥过刘据刘闳,眸光有些凉,意味深长。刘据一惊,然而刘彻已然下令,“传朕旨意,擢升驸马李楷为水衡都尉,接旨即刻赴长安任职。据儿,你久未回长安,此次既来了,就多住些日子,也陪微儿逛一逛长安城吧。”

    建章宫与未央宫互不统属,但宫人洞若观火,明白风向。很快的,陈阿娇便得知了此事。

    “记得找出李微的那个人,倒也聪明。”她烧掉了一张废弃图纸,慢慢道。

    刘据若是能自己想到,也不用蹉跎这些年方用。而远在千里的人,能精准地窥见帝王心思破绽,定然不是凡品。

    晚上,刘彻宿在长门殿之时,与她道,“娇娇,陌儿年纪也不小了。你为他挑一门亲事吧。”

    陈阿娇便有些好笑,他这样说,她那个万年借口,“陌儿年纪还小,”还如何出口?

    “太子娶亲,他下面地弟妹,方好嫁娶。”

    元鼎五年,太子刘陌,堪堪满了十六岁。

    十六岁啊,正是当年,她初嫁刘彻的年纪。

    而那一年,他更年少,只有十四岁。

    她知道,这次,真的不好推托了。便认真地应了下来,“好。”

    **********************************

    陛下既然亲口说了,多留些日子,刘据自然不会违逆。而这本身,又是圣宠的体现。

    夏日里,齐王刘据约了三姐诸邑,带了外甥女,在长安街市上走动。

    清欢楼与陈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自然不会去。而这些年,油烹菜渐渐普及后,清欢楼在长安城执牛耳的地位,也渐渐有些没落。

    而此时,他们便在新开的一家藏梅楼上端坐,推开窗,看窗外繁华的街景。

    “三姐能安康,”刘据欣然道,“我就放心了。”

    李微幼童心性,耐不住街上热闹景象的勾引。刘据便吩咐贴身侍从抱着她下去,捡着李微喜欢的,不分贵贱,一应买下,小心伺候着。

    “我想我当年选择错了呢。”刘清颓然道,“石家虽然待我不错,但一家老老少少,竟真像石头做的脑袋,说什么储君名分已定,天下归心,为人臣子的,更要心忠。我百般暗劝,连自己夫君,都没有劝动。”

    “三姐方见了喜,”刘据并没有着恼,缓缓笑道,“保重自己,也就是了。不用再为弟弟操心。老师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虽不会帮你。但你若得势,他绝对对你忠心,三姐不必再费心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