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鞘(二)(第1/2页)  回春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始终是小偷和刺客的好时光,王承善和王承仁就渐渐爱上了这夜色。从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就花了一天时间来计划。这时他们才真正的像富贵院的人,文诗源和顾言君教导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浮现出来,从开始的定下目标,到几种方案的建立,然后人手安排,最后是细节推敲,如果有一丝懒惰或者无所谓,文舵主和顾管事就好像会站在他们身后摇着头。

    于是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就开始坚定的执行了。

    丑时过半开始出发。他们住的是一间破烂的客栈,距离古琴楼刚好半个时辰的距离。寅时初两人站在古琴楼的面前。

    古琴楼三面环水,耸立龟山山顶,北临汉水,东望长江,面朝名曲《高山流水》的发源地——古琴台,俯瞰月湖,与黄鹤楼、晴川阁交相呼应,乃是一等一的风水宝地,也是九省通衢的鄂州极其精贵的地方了。

    寅时也是人最为困倦的时候,月亮也掩入云帘,合上了眼睛。在这黑暗的夜幕下,古琴楼矗立在树枝茂密的龟山上,显得阴气森森,诡谲可怖。王承善和王承仁抬头看着此情此景,心中不由紧张起来。虽然鄂州分舵的探子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有埋伏,但对手可是李楠花,连阮侍宗都算计了一次的百花先生。

    正门肯定是进不去的,侧门说不定有人看守,所幸这是座楼,只要轻工好,总有进去的地方。两人用出准备好的抓钩和细绳,轻跃而起,王承善上了三楼,王承仁上了四楼。

    古琴楼共有五层,王承仁的任务是清查四五两层,若没有发现,便下楼跟在哥哥之后,以便相互照应与保护。这两层楼是寻常吃饭的地方,举目遥望,便能看见两江交汇的景象,汉江水的清澈与长江水的混黄由一道界限隔开,颇有泾渭分明之意。若是天气好些,还能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据说四楼吃一餐饭,最便宜的都得一两银子,而五楼更是连有银子都买不到一桌了,只有鄂州有数的一些人才有资格。

    漆黑的夜色下,楼中摆设看不清楚,所幸王承仁他只是找人,只需要在楼阁横梁之上仔细观察倾听即可。他静悄悄的伏在大梁之上,闭上眼睛,内功运转,将四周的声音听得明明白白:窗外的风声,江河流动的水声,夜猫子叫唤的咕咕声,甚至还能听见三楼轻微传来的悉悉索索的声音,他知道,那是哥哥正在行动着。

    四楼没人,这是他初步的确定,因为没有任何呼吸传来,也没有人挪动的声音。于是当机立断,溜出窗外,沿着外墙如壁虎般爬上五楼。

    五楼稍显复杂,因为来到这里的全是达官贵胄,讲求私密性,因此五楼有四五个隔间,正中是上菜的桌子。五个隔间皆有窗,此刻窗户关着,门也紧闭,成为五间密室。而且由于隔音需要,房间墙壁糊进了三层棉布,若是在大厅听,什么都听不到的。

    若是其他人来或许就束手无策了。幸亏他们两人在吉祥村之时,从天匠石开那里学会了一种传音器。将两只竹筒用线串联起来,一头扣在墙上,另一头放在耳边,再把线拉直,就能清楚的听见墙那边的动静。为了这次任务,两人便就地做了两套,各自随身带着。

    王承仁伏在横梁上,一只手拿着竹筒贴在隔间墙壁上,另一只手拿了另一只竹筒放在耳边,听了一会,摇摇头,轻轻的换下一间。如此听过去,总算听到了一点呼吸声。

    这让正困得想睡觉的王承仁精神一震,又仔细倾听了一番,接着摇摇头。这呼吸声急促短暂,明明是不会任何功夫的人所发出。于是他收起家伙,又思索半响,记下了这间房的位置,出了窗外,沿着绳子滑下了三楼,去看看哥哥的成果。

    到了三楼窗台,他看见三片叶子并排摆着,松了一口气,知道哥哥在三楼并没有发现,已经下二楼去了,于是拂去叶子,在三楼又仔细倾听了一番,确实没有人。便追到二楼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