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回 玩对子诗情画意(第1/2页)  大清棋情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玩对子诗情画意得机缘问道修仙

    除夕夜,神州大地鞭炮不断,笼罩在喜庆之中。中国人过春节习俗太多,比如今天人所说的“压岁钱”,在清代,晚辈孝敬老人的“压岁钱”是为了老人不再增长岁数,长寿多福;而给小孩的是“压祟钱”,用红绳串着,有镇祟妖、保康安的意思。家家户户烧爆竹,贴门神画和春联,则是为了驱赶年兽、贺岁吉祥。

    吃过年夜饭,清儿陪着颜诗雨回到房中。颜诗雨看着床头系着的压祟钱,笑道:“清儿,有一觉道长的葫芦在,那些妖魔鬼怪不敢来了吧?”清儿道:“是。压祟钱是传统,咱们系上,老爷和夫人就放心了。”颜诗雨又问:“清儿,一觉道长赐药之后,就没有再来过,是不是有点奇怪呀?”清儿神情默然,微一摇头。颜诗雨道:“我也奇怪,难不成道长的葫芦不要了吗?”清儿道:“道长仙踪缥缈,我们只能坐等道长了。”颜诗雨道:“清儿,似这般整日呆在房中,道长想来,也不方便呀。”清儿道:“小姐想出去走走,清儿陪同便是。这几日好天气,想来扬州城布满了花灯。小姐,明儿咱们也上街瞧花灯去。”颜诗雨道:“明儿是去不了了,还得陪着爹娘等着亲戚来拜年呢。”清儿笑道:“是哟。小姐,明儿夫人的表姐要来,还把小姐的表哥宋公子带来。奴婢听老爷夫人的意思,似乎有意将小姐许配给宋公子呢。可惜小姐心中有人了,要不,这宋公子倒是蛮合适的。宋公子是知府大人的大公子,听说长得一表人才,当得上儒雅风流呢。”颜诗雨心生烦燥,一颦秀眉,走到窗前。清儿忙放下绣帘,打开窗户,清冷的空气缓缓渗透进来。

    大年初一,下午申时,宋夫人带着儿子宋华章入颜府。寒喧坐下后,颜老爷使下人去请颜诗雨,下人领着水儿回报:“一大早,小姐和清儿就出门看花灯了。”颜老爷一脸尴尬,道:“宋夫人,诗儿给宠坏了,没规没矩,让宋夫人和令公子见笑了。”颜夫人陪笑道:“是呀,是呀。这丫头,这么大了还象小孩子贪玩,让亲戚笑话。等她回来了,我非得好好训训她。”宋夫人笑道:“表妹,诗丫头灵巧,表姐喜欢的紧,不碍事,不碍事。”

    宋华章道:“娘,大过年的,街上很热闹,孩儿也想出街逛逛。”宋夫人:“这是什么话?这大街小巷商铺酒楼都关门了,人家儿都忙着拜年走亲戚,哪有什么热闹好看?再说,这茶水刚泡上你就要走,也太没礼数了。”颜夫人道:“表姐,年轻人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华章想出去走走,就让他去好了。咱们姐妹还有知心话要说来呢。”宋华章机灵,连忙起身谢过颜夫人和娘亲,向颜老爷告辞,出了颜府。

    宋华章向颜府门口家丁打听到颜诗雨和清儿是女扮男装,猜想她俩很可能去了梅花书院。宋华章猜的没错,颜诗雨和清儿,确实去了梅花书院。原来,扬州城内的书生在梅花书院的文昌阁搞了一个花灯会,要与暖香楼的花灯一比高下。暖香楼有的是钱,青楼女子也不乏才气,书生们搞这个花灯会,无非是想和暖香楼的名妓赏雪赏景,玩才玩情。那些名妓也乐得沾染梅花书院名气,纷纷齐至暖香楼。施襄夏和绣琴应邀而来,成了花灯会的亮点。

    宋华章到了文昌阁时,书生和名妓们隔着汶河对对子。绣琴姑娘出了一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此联,含有《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三个曲牌名,且拟人形象生动,一时之间,竟然难倒众书生。众书生交头接耳,就是对不出好下联来。宋华章也陷入沉思。忽有俊俏书生脆声道:“此联甚妙,却非绝联,本姑……顾见绣琴姑娘步步莲花,偶得下联: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诸位以为如何?”众书生大声叫好。原来,俊俏书生的下联含《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三个曲牌名,对得极妙。宋华章见这俊俏书生正是颜诗雨,大喜过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