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七 讲道(第1/3页)  心剑证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月之后,流云派下院,何思圣房舍之内,此时里面端坐了数人,不过这多数人都是十年大比之后的弟子。

    “请问何教习,所谓修行,究竟修的是何物,难道只是修为高低,寿命长短,神通大小吗,弟子一直未明此理,请何教习指教?”

    说话的是顾寒秋,自当年十年大比之后,每一年执事长老何悠然都会让参加这次大比的数人前来何思圣的房舍之中听取他对天道的感悟。每次都是十天。不过此事居然由执事长老亲自着手,从身份上就能看出这讲道之人身份的不凡。

    “所谓修行,是性命双修,你所说的修行也只是命上的修为而已,而从未理解过性上的修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是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的归宿,而神通大小,寿命长短,修为高低,只是一种修行的结果而已,但绝不是目的。佛说自在,道说逍遥,在性上的功夫就是无处不自在,无处不逍遥,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到了这个境界,再苦的事情也不会感觉到苦处。”

    顾寒秋听的糊涂,他似乎明白,却又感觉似乎一无所得,于是又问道:“弟子似有所得,但心中却不甚明了,还请何教习明示。”

    “修道之人,永远希望长生,所以多数人修行就是长生之道。但修行的根本在于放弃,而不是得到。能够长生,而不迷恋长生,能够增进修为,但不迷恋修为,希望神通强大,但不迷恋神通。顾寒秋,现在你可懂否?”何思圣说完之后,顿了一下,静静的等着顾寒秋的回答。

    “何教习是说,人之所以迷惑,是因为贪婪,之所以贪婪是因为被物所迷,一个迷惑了本心的人,才会过份注重于外在的事物,而因为注重外在的事物,此人却就很难得到提高。”

    何思圣点点头,笑着说道:“很不错,你以后继续在这个方向思索,必有所得。”

    两人说完之后,顾寒秋直接坐下。而陈子瑞也接着问道:“敢问何教习,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关系又是什么。”

    何思圣一笑,然后看着陈子瑞说道:“陈子瑞,你是话未说尽吧,如果有什么想说的你就说全了吧,这道德二字,你可是从未谈过,今日是否有所悟?”

    陈子瑞听罢,脸上一红,知道自己的一丁点小心思已经被何思圣看破,于是说道:“弟子今日想到“得到”二字,似乎与“道德”二字关系匪浅,所以想让何教习点拨一下。”

    “那你是如何看“道德”和“得到”的这两者间关系的呢?”

    “得到者,得道也,只有得了这个道,才能有的所得。道德者,德道也,德足则道显,是否如此?”

    陈子瑞这一通之乎者也,说的满嘴飞泡,何思圣听罢,笑骂着说道:“就会装模做样,只知道搞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可是你所说的这些,可能用到实际上?你只是悟了这道德的形式,却还未明道德的根本。”

    陈子瑞的心思被揭破,他虽然脸皮厚,但当着这么多人,脸上却更红了,于是直接说道:“弟子愚钝,请何教习明示。”

    何思圣心里对陈子瑞还真是满意,于是解释说道:“道德者,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只可心悟,而不可言,可言非道。因道不可言,所以才有了德,以德显道之本性,德之大小,决定人的富贵贫贱,穷通寿夭,。刚才你所说之言,德者得也,所以若想有所得,身必有德,德是万物之基。”

    陈子瑞听的还是糊涂,又问道:“如果德是事物的根本,那为何有些人强取豪夺,无恶不作,他却长寿千年,富贵无边,为何有些人天天积德行善,却一无所有,穷困潦倒。凡人更是说,好人不长命,祸害数千年,弟子不明此理,请何教习解惑。”

    何思圣听罢,正色的说道:“你所说之事,皆是小道。眼能看,但最远不足数里而已,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