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又打算鼓捣养蜂?”
杨奶奶说话可是不留一点情面,恰好路过的田园媳妇和其他几个妇女哈哈大笑。
双鱼村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但凡有点什么事,不到两小时,全村人都知道。杨奶奶对孙玉明养鱼的事情,不太看好,前前后后,多少人都鼓捣养鱼,最后还不是亏得一塌糊涂。
之前还特意跑到孙玉明家,劝了半天,还好孙玉明和老爹爷俩陪着说了半天,杨奶奶才算松了口。
长辈说话,比村主任还有用。孙玉明知道杨奶奶关心自己,否则也不会那么苦口婆心的劝自己打消养鱼的念头。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孙玉明里要是没有聚宝盆,养鱼这事想都不敢想。
“杨奶奶,您觉得我养蜂怎么样?”
不管怎么样,孙玉明还是想听听杨奶奶的建议。她年轻的时候,可是村里养蜂的第一人,要不然哪能培养出来秀琴嫂子这么有化的孙女。
全村谁不知道,杨奶奶是村里老一辈排的上号的劳动妇女。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不说,还愣是靠着养蜂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虽然秀琴嫂子当时并没有考上大学,不过师范专,在前些年也是个很不错的出路。
总要比其他人要好,每年都背着个袋子,外出打工。
杨奶奶挺有意思,绕着孙玉明转了半天。
“粗粗脚的,你干不了这细心的活儿。我看你家那个小白丫头倒是能做,心思活泛,人又勤快,还聪明。”
话说着说着,怎么又转了一个圈,跑到了孟小白身上。孙玉明挺不理解,小白姐到双鱼村可没多少日子,整个村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夸她好,不知道她到底给大家灌了什么汤。
“奶奶,您偏心!我不会养蜂,不是有奶奶您在后面撑着吗?”
甭管老人还是小孩,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听到孙玉明这句话,杨奶奶脸上的笑容都显得格外和蔼。
“大明这马屁拍的响!”
田园媳妇愣是站在旁边看戏看了半天,几分钟才走了两步路。
“二姐,您都站着半天了,你看我四婶,香椿头都打了一筐。”
“大明这话倒是没错,二丫头,别等我,你先过去。我一会儿就去。”
田园媳妇也没生气,冲着孙玉明扮了个鬼脸,双鱼村的这些小媳妇儿,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不过,她倒也是好心,杨奶奶岁数终究还是大了,出来的人都会照应着点。
谁都知道,田园媳妇爬树就跟个猴似的,还没眨眼,就窜的老高。只要她遇到杨奶奶,都会跟着一起,打了香椿头,也会平分,不能让老人家真的累坏了身子。
何况,田园媳妇和秀琴嫂子是妯娌,一个嫁给了田园,一个嫁给了田明,连着亲戚关系。
“那行,您老就陪着大明叫故事!今儿打的香椿头,我可不给你了,让大明爬树上给你摘!”
人都走了十几米,还不忘回头揶揄孙玉明一句。
孙玉明倒也没在乎,爬树这种事,女的做起来有点难度,对于二十岁的小伙,那就跟吃饭一样熟悉。
“二姐,你等着吧!奶奶一准儿比你多!”
“行了!跟姑娘家家的挣个什么劲。我问你,真的想养蜜蜂?”
原本孙玉明是有这个想法,打算到后山看看情况,现在看到杨奶奶一脸严肃的样子,即使想要打退堂鼓,也有点晚了。
“嗯。”
孙玉明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杨奶奶这辈子没什么爱好,唯独养蜂是她一直挂在心头的大事。以前想把这门艺传给孙女秀琴,没曾想,她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反倒是读书读得特别用功。
如今去了县城教书,别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