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只有孙玉明一个人知道。
刘桐给他的那笔赔偿金,孙玉明也还给了刘坤。反正损失都弥补回来,拿着钱,连个畜生都不如。
“调研员同志,尝尝我们家养的螃蟹。”
老爹对于谢媚格外的热情,村里老一辈人似乎都有这种迹象。他们心里,似乎对省里来的人,有种即欣喜又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节。
这个情节,只有老一辈人知道。
他们当年的经历,让他们对上级领导的认知处在另外一个水平面上。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即使再穷再难,也会心甘情愿。这样的观念,在孙玉明这一代人的眼里,看不明白。
“叔叔,您太客气了。”
老爹还特意拿了一双干净的筷子给谢媚夹螃蟹,谢媚倒也还算懂礼貌,立刻站了起来。
一只螃蟹,孙玉明连个爪子都没捞着,全让老爹送到谢媚的碗里。
饭吃到一半,刘桐带着几个村部的干部哗啦啦全过来了,就跟约好了似的,本来就约好了。
刘桐家的饭菜都做好了,打算让调研员在自家吃,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谢媚竟然在孙玉明家吃了饭。听到这个消息,刘桐赶紧带着村部的人,把自己家的饭菜全都端了过来。
双鱼村好不容易来了个省里的人,总不能亏待了别人。村里是穷,刘桐家里也不是很富裕,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拿最好的东西招待谢媚。即使没有办法帮助双鱼村做什么,这个情,他们得记在心里。
一大帮人,围着一张八仙桌,吃的很开心。一个个的聊嗨了,肚子里的苦水都往外倒。
谢媚此时才发现,双鱼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开心。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生存线上的快乐。连最基本的享受都没有,到了这里,想用打个电话都是个奢望。
昆城的人,有几个能够感受到这些人的困难。
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双鱼村的人没有安于现状,他们都在努力,那么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还有桌上的孙玉明,他不仅仅只有勇气,还有一股看不见的生活压力。
这些竹笋,只要通过安全检查,谢媚就是求爷爷告奶奶,也要帮着孙玉明卖出去。不为别的,只为他敢在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的时候,敢五块钱一个收购。
说实话,谢媚不认为孙玉明是个生意人,相反,他是个一边挖空心思去挣钱,一边倒拎着钱袋的怪人。还没挣到钱,先把钱撒到村民的里。
如果孙玉明是个金融大鳄,这样的投资或许说得过去,看着他们家的房子,生活条件,可没有比其他人家更加的富有,反而更为落后一些。
一排小平房,还是用那种泥土砖堆起来的,也就院子像个样子,还有一块不大的水泥地。现在被竹笋堆得只剩下一点点的边沿。
大家一顿饭吃了个多小时,都过了十点才算落下帷幕。
谢媚按照原计划是打算傍晚的时候回到镇子上的小宾馆住,之前在村部值班的何洋,风风火火跑了好几趟,都是市里和县里,还有镇里打来的电话,询问调研员谢媚为什么还没有到宾馆。
还好谢媚亲自过去解释了一下,才算消除大家的担心。
不过,谢媚晚上的住处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穷乡僻壤的,想找个上档次的地方都挺难。还好孙玉明提了一嘴,秀琴嫂子的房间刚好可以借给谢媚住一宿。
家里只有杨奶奶一个人,也挺孤单,同样都是女性,什么事情也方便一些。如果有什么需要,杨奶奶同样可以照顾着点。
小叔刘桐一开始持着反对的意见,随便找个地方让省里来的调研员住,说不过去。还好谢媚并没有太过在意,觉得住在杨奶奶家挺好的。
有了谢媚的点头,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