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六章 撤离(第1/2页)  九重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若素这里焦急万分,偏是烈琴一问三不知。言道不过为肖洛辰跑腿送这个信,只为避人耳目,替二人见面牵线搭桥而已。

    去,还是不去,周若素左右为难。终究不敢拿父母兄嫂还有侄儿的命做赌注,要烈琴立时替她引见肖洛辰。

    周氏二老与儿子及孙子一家五口,如今隐居在京效平桥村一处偏僻的庄院。

    温婉两年前曾在京郊置办了一处庄园,为了掩人面目,地契上用的她舅舅的名字。因外祖家实在拮据,娘亲又多有不便,温婉便将这宅园直接送与舅舅,还央舅舅替自己保存了些私蓄,以便自己日后出宫好做打算。

    庄园隐秘,周围又置了百亩山地,如今虽然荒芜,日后却可种树挖塘,建起一座田庄。温婉原是为得日后宫人外放时,自己归园田居,也好有个去处。

    襄远伯府的行事令温婉不齿,娘家没有助力,前程隐晦不明,温婉打得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终身不嫁的主意。

    以往温婉只想着一朝放出宫外,凭着多年积蓄,也能温饱有余,或可寄情山水。没想到后来自己竟成了安国王府的义女,册封郡主指日可待,他日出嫁时会有一座御赐的郡主府,这处庄园便泒不上用场。

    更不想这趟苍南之行竟叫温婉记起前生,上一世里秦恒曾与她生离死别,相约期待来世。记起三生石上的旧姻缘,温婉更坚定了此生与秦恒相守的决心。

    温婉计划着待这趟回到皇城,便将周围那百亩山地的地契与一部分积蓄都送与舅舅,托他日后照顾好外祖与母亲。

    前世的记忆里,建安国大约今年便会正式提出两国联姻的请求。这一世,她依然会选择自动请缨,与秦恒再续前缘,那么,最迟明年便会远嫁。

    温婉这里计划着后事,准备一项一项都替家人安排妥当,自己日后离去时也好安心。不想她这里尚未计划周详,苏暮寒到半路杀出,令周氏二老难保平桥村这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周夫人自然不晓得这些,她如今忧心如焚。烈琴前脚出去,她后脚便寻个由头与肖洛辰的人汇合,换了辆普通的马车悄悄出了城,直奔双亲位于平桥村的偏僻庄院而去。

    能被苏光复当做心腹泒回京城寻找周氏二老的人,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循着蛛丝马迹找到当年周家的旧宅,自然人去屋空。问了周围的邻居得知,那周姓一家是在两年前搬离,并未留下地址,这群人也不气馁,转而另辟他法。

    当年周若素的卖身契上,父母的名字都有罗列,如今虽然脱了奴籍,那卖身契已被消去,却总能查到底子。

    这群人便是从周若素的名下顺藤摸瓜查到了周氏二老及她兄长,又查到她兄长名下居然有处房产颇为隐秘,不过多费了一天功夫,也打听到了平桥村的下落。

    温婉的外祖一家五口隐居在此已有两年,种着几亩薄田度日。老两口每日里含饴弄孙,儿子与儿媳男耕女织夫妻和睦,到也是苦尽甘来。

    谁知刚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又见女儿急匆匆领着人上门。周老爷子心里本存着事,望着女儿心神不宁的样子,心里便是咯噔一下,心知这好日子又到了头。

    金吾卫的人为何寻找父母,周夫人并不知情,只是温婉信里写得慎重,屡屡提及老人安然,才不由她不跑这一趟。

    肖洛辰也是奉差办事,只晓得要保证这一家老小的安危,却不知道为什么将他们转移。见了周老爷子,只将温婉写给他的信恭恭敬敬呈上:“卑职照着吩咐做事,奉命保护好老爷子一家安危。温尚仪曾有吩咐,这信务必亲手交到周老爷子手中,请老人家看过即焚。”

    拿火漆封着口,温婉写的信慎重,全不似往日那些寻常家书。周老爷子满面凝重,要儿子将信刨开来看,一首工整的田原诗原是藏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