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1/5页)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分工实施的结果,

    各劳动者的业务,既然终生局限于一种单纯cāo作,当然能够大大增进自己的熟练程度。

    惯于使用铁锤而不曾练习制铁钉的普通铁匠,一旦因特殊事故,必须制钉时,我敢说,

    他一天至多只能做出二三百枚针来,而且质量还拙劣不堪。即使惯于制钉,但若不以制

    钉为主业或专业,就是竭力工作,也不会一天制造出八百枚或一千枚以上。我看见过几

    个专以制钉为业的不满二十岁的青年人,在尽力工作时,每人每日能制造二千三百多枚。

    可是,制钉决不是最简单的cāo作。同一劳动者,要鼓炉、调整火力,要烧铁挥锤打制,

    在打制钉头时还得调换工具。比较起来,制扣针和制金属纽扣所需的各项cāo作要简单得

    多,而以此为终生业务的人,其熟练程度通常也高得多。所以,在此等制造业中,有几

    种cāo作的迅速程度简直使人难于想象,如果你不曾亲眼见过,你决不会相信人的手能有

    这样大的本领。

    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常要损失一些时间,因节省这种时间而得到的

    利益,比我们骤看到时所想象的大得多。不可能很快地从一种工作转到使用完全不相同

    工具而且在不同地方进行的另一种工作。耕作小农地的乡村织工,由织机转到耕地,又

    由耕地转到织机,一定要虚费许多时间。诚然,这两种技艺,如果能在同一厂坊内进行,

    那末时间上的损失,无疑要少得多,但即使如此,损失还是很大。人由一种工作转到另

    一种工作时,通常要闲逛一会儿。在开始新工作之初,势难立即精神贯注地积极工作,

    总不免心不在焉。而且在相当时间内,与其说他是在工作,倒不如说他是在开玩笑。闲

    dàng、偷懒、随便这种种习惯,对于每半小时要换一次工作和工具,而且一生中几乎每天

    必须从事二十项不同工作的农村劳动者,可说是自然会养成的,甚而可说必然会养成的。

    这种种习惯,使农村劳动者常流于迟缓懒惰,即在非常吃紧的时候,也不会精神勃勃地

    干。所以,纵使没有技巧方面的缺陷,仅仅这些习惯也一定会大大减少他所能完成的工

    作量。

    第三,利用适当的机械能在什么程度上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这必定是大家都知道

    的,无须举例。我在这里所要说的只是: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的那些机械的发明,看来

    也是起因于分工。人类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事物上,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许多种事物上,

    更能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更便利的方法。分工的结果,各个人的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

    注在一种简单事物上。所以只要工作xìng质上还有改良的余地,各个劳动部门所雇的劳动

    者中,不久自会有人发现一些比较容易而便利的方法,来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唯其如

    此,用在今日分工最细密的各种制造业上的机械,有很大部分,原是普通工人的发明。

    他们从事于最单纯的cāo作,当然会发明比较便易的cāo作方法。不论是谁,只要他常去观

    察制造厂,他一定会看到极象样的机械,这些机械是普通工人为了要使他们担当的那部

    分工作容易迅速地完成而发明出来的。最初的蒸汽机,原需雇用一个儿童,按活塞的升

    降,不断开闭汽锅与汽筒间的通路。有一次担任这工作的某儿童,因为爱和朋友游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