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2 章(第1/5页)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具。往日西穆尔的邸宅,现

    今已经成为巴斯道上的客寓;詹姆士一世的婚床(那是皇后从丹麦带来的嫁奁,作为邻

    国通婚的礼物),几年前,已经陈列在敦弗林的酒店。在有些无进步也无退步或已稍稍

    没落的古城,我们有时可发现几乎没有一所房屋是眼前占有人所盖得起的。如果你进里

    面去,还可见到许多还可适用的非常讲究但已是老式的家具。这些家具绝不可能是眼前

    使用者花钱定制的。王宫别墅,书籍图像,以及各种珍奇物品,常常又是光荣又是装饰,

    不但对其所在的本地方如此,对其所属国家亦如此。凡尔赛宫是法兰西的装饰和光荣,

    斯托威和威尔登是英格兰的装饰和光荣。意大利创造名胜古迹的财富,虽然是减落了,

    创造名胜古迹的大天才(也许因为没有用处)虽然似乎是没了,但那里的名胜古迹,

    却仍然博得世人的赞赏。

    把收入花费在比较耐久的物品上,那不仅较有利于蓄积,而且又较易于养成俭朴的

    风尚。设使一个人在这方面花费得过多,他可幡然改计,而不致为社会人土所讥评。如

    果原来是婢仆成群,骤然撤减,如果原来是华筵广设,骤然减省,如果原来是陈设丰丽,

    骤然节用,就不免为邻人共见,而且好象是意味着自己承认往昔行为的错误。所以,象

    这样大花大用的人,不是迫于破产,很少有改变习惯的勇气。反之,如果他原爱用钱添

    置房屋、家具、书籍或图画,以后如果自觉财力不济,他就可以幡然改习,人亦不疑。

    因为此类物品,前已购置,无需源源购置不绝。在别人看来,他改变习xìng的原因,似乎

    不是财力不济,而是意兴已阑。

    何况,费财于耐久物品,所养常多;费财于款待宾客,所养较少。一夕之宴,所费

    为二三百斤粮食,其中也许有一半倾于粪堆,所耗不可谓不大。设以宴会所费,用以雇

    用泥木工、技匠等等,则所费粮食的价值虽相等,所养的人数必加多。工人们将一便士

    一便士地、一镑一镑地购买这些粮食,一镑也不会消耗毁弃。一则用以维持生产者,能

    增加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jiāo换价值,一则用以维持不生产者,不能增加一国土地

    和劳动的年产物的jiāo换价值。

    读者不要以为,费财于耐久物品,即为善行,费财于款待宾客,全为恶行。一个富

    人把他收入主要用于款待宾客时,即以收入的大部分,分济友伴。如他用以购买耐久物

    品,利则仅及于一身,非有代价,即不许他人分享。因此,后一种的花费,特别是花于

    购珠宝、衣饰等等这些琐细东西,常常不仅表示一种轻浮xìng向,而且表示卑下的自私自

    利xìng向。我上面的意思,不过是说,费财于耐久物品,由于助长有价商品的蓄积,所以

    可奖励私人的节俭习惯,是较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增进;由于所维持的是生产者而不是不

    生产者,所以较有利于国富的增长。

    ------------------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贷出取息的资财,出借人总是看作资本。出借人总希望借贷期满,资财复归于己,

    而在借期中借用人因曾使用这资财,要付他年租若干。这种资财,在借用人手里,可用

    作资本,亦可用作留供目前消费的资财。如果用作资本,就是用来维持生产xìng劳动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