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3 章(第2/4页)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员。这官员,是高纬派去专门取皇后服饰的。在围攻平阳时,高纬觉得冯小怜此趟劳军,居功甚伟,应该加封为左皇后。

    结果,这衣服取来了,没想到自己兵败如山了。高纬也不管这些了,败是败了,皇后还是要封的。结果,两人在路上又大张旗鼓地闹了一回。

    到了晋阳,高纬还是觉得心惊胆战。怎么办?跑哪儿去?国内是横竖不安全,还是移民吧。

    突厥强大,是个好选择,连个政治避难的理由都不用找;陈国,和自己过去有仇,不过,这回去投奔,总不会见死不救吧?可是,去陈国的路太遥远了。还是就近选择突厥吧。高纬心里盘算好了。

    此时晋阳、洛阳、邺城都还有精兵。齐国虽遭重创,但还没到崩盘、亡国的地步。齐国有多少人?两千万。兵源上完全没有问题,数目上远胜过周国的九百万。

    只要高纬稍能稳住阵脚,先死守晋阳,然后下令洛州刺史独孤永业从黄河南岸出击潼关,威胁关中,撼动长安。而宇文邕虽在战前已派于翼率偏师,前去防范洛阳一带的齐兵。可要是河阳一带的齐兵倾城而来,于翼的部队明显抵抗不了多久。因为,独孤永业的兵士经历多次大战,战斗经验丰富,人数又有三万之多。

    一旦,关中根本之地动摇,宇文邕必然要回师救援。到时,理想的结果是双方都撤军,握手言和。糟糕的是,宇文邕有可能陷入首尾难顾的地步:他继续围攻晋阳,短时间内胜算不大,又担心老巢安危;迅速撤军回援关中,又于心不甘,还得担忧后头北齐的追击。

    而独孤永业的确主动要求出兵关中。可是,当他的奏折呈给高纬时,结果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唯一反扑的机会浪费过去了。独孤永业知道有这样混账的朝廷在, 大势已去,从此三心二意,不再死守臣节。

    章节目录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314                                                                                            已报周师入晋阳东西合璧

    而此时躲在晋阳的高纬正向大臣询问免祸之计。底下的大臣们全是义愤填膺,一致高喊:安慰民心,背城死战!

    危难之际,大臣们是够忠心的,真够感人的。可这明显不是高纬要的答案。一看大家要玩真的,铁了心地要与晋阳城共存亡,高纬害怕了。他生怕再纠缠下去,自己也难以脱身了,连忙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抖搂出来。

    在这种群情激昂的爱国场合说出自己要跑路的真心话,丢脸是有点丢脸,不过丢脸总比丢命好些。

    高纬表态了:好,好,各位要死战可以,那我把晋阳jiāo给你们这里所有的防务由安王高延宗兄弟主持。不过,这守城的游戏太冒险了,我可不陪你们玩。兄弟几个撑着,我先跑到北朔州避避风头。如果晋阳也守不住了,那我直接去突厥了。

    周军尚在路上,高纬已是贪生怕死地要命,弃国家社稷不顾。对皇帝的这荒唐言论,底下的臣子虽已是见怪不怪,不过这回还是竭力反对。一看阻力太大,高纬也只得表面上暂时放弃。他依然在暗中策划着自己的“胜利大逃亡”:你们不答应,我可以偷偷摸摸地走。

    周军越来越近。

    高纬更为惶恐,再次召见高延宗,向他表态:兄弟要去北朔州避难,这里就jiāo给兄长。

    这回他学聪明了,不再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家兄弟私下聊聊就够了。

    高延宗虽然明白高纬是个累赘,很愿意独当一面。可他清楚,晋阳要是没有高纬,更容易崩盘。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个累赘走!他泪下如雨,拼命劝诫;而高纬早已下定决心,不为所动。他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