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8 章(第3/4页)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顼派吴明彻北伐大败之后,完全成了守势,无力反扑。北周又趁机南攻,连广陵这种长江北岸的重镇也落入宇文家族手中,南北之间再次划江而治。陈朝由此也成了南朝四王朝中疆域最为狭小的。这时,若是碰上刘裕和陈霸先这种气吞如虎的开国君主,估计、或许、可能还有点渺茫的希望。

    可偏偏,继承陈顼事业的却是败家子陈叔宝。

    陈叔宝便是大名鼎鼎的陈后主。叫后主的全是完蛋的:蜀后主(刘禅)、李后主(李煜)。而且凡是末代君王,名声总比实际上的还要差一点。陈后主之所以被人牢牢记住,倒不是他是南北朝南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而是跟李商隐和杜牧的两句诗有关:“地下若缝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看来,都是后庭花惹出的祸端。陈叔宝,陈顼的太子,在四十二个兄弟胜出,着实不易。可如魏征所言,他却“生于深宫之中,长于fù人之手”,这位喝蜜长大的皇帝对民间疾苦一无所知,对国事也极为厌恶。他只想逍遥过一生。

    他造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各高数十丈,连延数十间,饰以金玉。他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宫殿里头积石为山,引水为池,中间杂植奇花异草,所有梁木全采用名贵木材。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宛若人间仙境。唯有穷奢极yù可以形容连杨坚伐陈的檄文里也把陈后主的奢靡当成极大的罪状来控诉。

    杨坚任用的是高、苏威这种贤臣,陈叔宝宠信的是施文庆、沈客卿这样的小人。而且朝中的宰辅江总也不亲临政务,与都官尚书孔范等人时刻团结在陈叔宝周围,日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在后殿常有文学集会,那一刻,无论君臣、男女其乐融融,不分尊卑贵贱,大家都是文学青年,都是诗人,为了崇高的文学理想,各自赋诗赠答,自夕达旦。

    而著名的亡国之曲代表作《玉树后庭花》便在这种应酬答唱中诞生。宫女千余人每天排练这首曲子,还要分声部学习,此起彼伏,声势极为壮观。

    高纬弹的是琵琶,走的是文艺青年路线;陈叔宝玩的是诗歌,算是文学青年。两人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就看命运是否殊途同归了?

    有了陈叔宝撑腰,这批文臣更加嚣张,完全不把武将放在眼里。孔范认为自己文武双全,竟然厚颜无耻地对陈叔宝自吹自擂道:“外间各位将领,起自行伍,匹夫而已。深见远虑,岂其所知!”

    一句话把武将全贬得一文不值了。陈叔宝半信半疑,问了周围几个人,全迫于孔范yín威,都一致赞成这回答。结果,武将的地位迅速下降。只要稍有过错,带兵打仗的权利都被剥夺,部队全让文官接收。即便像任忠这样的老将,他的部曲(私人部队)也被孔范几人瓜分。

    文官每天忙于应酬答唱,武将被肆意踩在脚下,一旦大敌来临,还有谁去抗敌,谁来捍卫?

    由于母老虎看家,杨坚实际上等于只有一个女人;而陈叔宝左拥右抱也忙不过来。龚、孔二贵嫔,张、薛二淑媛,还有袁昭仪、何婕妤、江容,一大堆,尽是天下美色。不过,他最为迷恋的还是张丽华张贵妃。

    张丽华出身很低贱,兵家之女,本是龚贵妃的侍女,结果被陈叔宝临幸,生了儿子陈深。张丽华发长七尺,光亮无比,在保养头发上无人能匹活到今天不知能接拍多少洗发水的广告。她的眼神更为迷人,左顾右盼之时,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除了漂亮之外,她还是个聪明的女人。她不从独占陈叔宝,一旦有漂亮的宫女,便立即进献给皇帝。如此一来,陈叔宝也能换换口味,图个新鲜,更加宠爱张丽华;而其他得宠的宫女也是感恩戴德,极为感激张贵妃的大力举荐。

    陈叔宝懒得上朝,经常在宫中决定朝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