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1/4页)  多难登临录: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十二岁但思想还是清晰锋利的美国货币史大师Anna Schwartz之见,她认为不要挽救咎由自取的银行。

    伯南克的政策观显示着他是个上乘的经济学者。他果断,行动快,够勇。dú资产带来的一个大麻烦,是联储局大手放宽银根后,银行不愿贷款,冰冻着一个困局。伯南克通过购买企业债券的方法大手推出货币,是正着。换言之,Friedman与 Schwartz合作的经典巨著《美国货币史》其中解释得清楚的大萧条归咎于联储局频频出错,今天有伯南克一夫当关。不久前读到Schwartz 不满意伯南克的政策处理,我不同意:是非常艰巨的货币政策工程,伯南克处理得好,可惜联储的政策与财政部的政策似乎不太融洽。

    (十)与昔日的大萧条相比,今天还有较为乐观的另一面。那就是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有了看头,而dú资产这回事,这些国家中dú比较轻。占了地球上过半人口,只要保护主义不抬头,产出力早就有看头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与投资,在供与求这两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稳定作用。

    (2009.03.17)无锚货币与金融之灾

    我不用计算机。这些日子地球的经济有什么风吹草动,朋友们会传来名家之见,希望我能评论一下。我少管他家,但传来的资料往往精彩,提供值得动笔的题材,可以表演一下老人家的真功夫。

    今早三位朋友不约而同地传来同一文章。那是三月十一日美国前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The Fed Didn’t Cause the Housing Bubble》。次贷引发的金融之灾,格老被骂得厉害。个人认为这灾难主要起于美国的金融制度出错,联储局的货币政策有关连,但应该是次要的。格老的文章是替他在任时的联储局辩护,写得用心、客观、诚恳。推理方面有点问题,不是逻辑上出错,而是局限情况非常复杂。究竟发生了的是怎么一回事,可能要再吵一段长时日了。

    这次金融之灾带出的师级人物实在多,众说纷纭,而其中一个争议要点是货币政策有没有出错。这些言论不少提到两年多前谢世的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皆非等闲之辈,聪明才智兼而有之,大部分是纯学者,著作等身,是我这一代的西方经济学的表表者。有这样的阵容,货币话题还是争论不休,可见其中学问湛深复杂。我希望周小川先生及央行的朋友能多读这些文章,从而体会到无锚货币(fiat money)不是话搞就可以搞得好,货币政策不是说用就可以用得适当。

    这里我不要参进大师们的争论。我要从自己熟知的、谢世逾半个世纪的货币与利息理论大师费沙(Irving Fisher)定下来的基础发挥一下,是转了一个角度看货币问题。今天的大师们没有一个不认为费沙是个伟大的经济学者,而过半以上会认为费沙是百年仅见的。佛利民曾经直言:「我从来不否认费沙是百年仅见的,从来不敢说我比得上他。」

    费沙是David Hcom之后把币量理论发扬光大的人:今天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他的币量方程式有其独到之处。他的利息理论提出一个市场均衡点:利息率等于投资的回报率。这均衡点不是费沙首先提出的,而是经过他的处理后,利息、资本、财富、收入等都有了一般xìng的概念,而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费沙的利息理论永远是那么清晰,那么有说服力。

    费沙之见,利率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利息是一个价,政府左右利率就是价格管制。这里的问题,是费沙的利息理论没有货币。原则上,把货币加进去,他的主要结论不变: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达到市场均衡利率与投资的回报率相等。这个论点,跟着而来的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