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三章 抽刀断水(第1/2页)  金枝毓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父皇,儿臣是不会娶元熹公主的,还请父皇别再为难儿臣了。”

    御书房内,高珩面向周帝单膝跪地执礼,眉宇间覆盖着一层凝重的严峻之色,态度很是决绝。

    他此刻担忧程金枝的心境,却更担心周帝的决定,如果他坚决要让南楚公主嫁入燕王府,自己又该怎么做,才能平息这场猝不及防的风波?

    而周帝眯起眼睛注视着高珩,脸上的表情有些迟疑,又夹杂着几分无奈,目光凝滞片刻,这才沉下一口气,向他抬了抬手。

    “你先起来吧。”

    “父皇若是不答应,儿臣便长跪不起。”

    “珩儿,在朕的诸多皇子中,你向来是最明事理,最不会让朕操心的,怎么如今到了这件事上,为何就想不明白了呢?”

    望着高珩倔强的脸庞,周帝幽幽地叹息了一声,一只手扶住了身旁的桌案,眸色渐深。

    “你以为朕真的不知道,那道圣旨被他们动过手脚吗?你是没看过那道圣旨,那几个被替换过的字确实写的天衣无缝,让人难辨真假。只是朕很清楚,当初与大臣们商议和亲一事时,皇子的人选就从来都是勋儿,朕即便再老眼昏花,再老糊涂,也不可能会把他错写成你。”

    回想起自己险些在众人面前出糗,周帝不禁加重语气,脸上浮现出一阵心有不甘的愠色。

    “可是朕知道又如何?难道你要朕当着外头那些臣子和皇亲的面与这些楚人争辩吗?那楚王对我们大周向来都虎视眈眈,一直都是咱们的心腹大患,等寻得有利的时机,朕早晚必要将其铲除。此次和亲只是缓兵之计,若是因为违逆楚人的心意而闹出不必要的麻烦,那我们之前所缔造的求和假象便全都前功尽弃了。”

    周帝语重心长地说着,缓缓走到高珩面前,将手覆在他的肩膀上,眼中溢满了隐忍的神采。

    “正因为朕是皇帝,所以很多事情都不能随心所欲,你是咱们大周的皇子,就有义务为大周江山的和平荣辱做出牺牲。小不忍则乱大谋,只有忍一时之气,才能在将来天时地利之时将他们连根拔起,这个道理即便不用朕说,你也是明白的。”

    “父皇说的,儿臣自然明白。”

    高珩垂下眼帘低声说着,突然觉得肩上重如千钧,心中更是翻滚起了一阵无可奈何的痛楚。

    即便高珩不愿意承认,可周帝的话确实说的在情在理,并非无病的矫情之言。

    楚王的野心昭然若揭,一日不除,对大周而言就会是个巨大的威胁。

    只是他也很清楚,周帝表面上是在苦心劝慰,实则是在拿家国天下加以压制。

    在高珩心中,程金枝的地位当然无可替代,他宁愿自己承受所有的苦难,也不愿意看到她伤心难过。

    然而他也是心系天下之人,同样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国家因为自己一时的自私而陷入忧患之中。

    想到此处,他微闭双眸,绷紧脸色,在脑中剧烈地思考着对策,从未觉得有哪一刻的心情,像现在这般矛盾。

    默然良久之后,这才缓缓睁开了双眼,松弛紧握的拳头,抬头注视着周帝。

    “父皇,南楚与我大周相较,到底还是属于赢弱的一方,恰逢这几年又连年天灾,想必更是自顾不暇。父皇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也是认为时机不利,并非惧怕他们,可如今我们有公主和皇子在手,若是以这二人为质,楚王定然更会有所忌惮。所以儿臣的意思是,父皇若是同意,儿臣愿亲自领兵北上,不破楚国都城,绝不还朝。”

    高珩的话字句坚决,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幽深的眸子里凌光闪动,足可见其内心之坚定。

    只是他即便向周帝出言请战,心里却也知道,此时不是周楚交战的有利时机,此计是险中求胜的下下之策,稍有不慎,后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