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1/4页)  读史巧经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金,而淘金者却多如牛毛。

    黄金梦破灭了,李威改做生意,开了一间杂货铺,凭着犹太人特有的生意天赋,他很快成了一个内行的小商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矿工们的工装裤都是用易磨破的棉布做成的,若改用帆布做,就很结实耐穿。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李威立即改做工装裤。结实而舒适的帆布工装裤立即受到成千上万的淘金者和牛仔们的喜爱。

    1853年,李威成立了“李威帆布工装裤公司”,大批量生产帆布工装裤,专以淘金者和牛仔为销售对象。李威根据矿工们的工作条件,不断改进,最终形成如今牛仔裤的特有样式。

    然而,牛仔裤诞生初期,社会上有不少人对它存有偏见,认为它“庸俗”、“下流”,以致影响了牛仔裤的形象和销售。李威当机立断,斥巨资利用报纸发起宣传攻势。铺天盖地的宣传,使牛仔裤深入人心,不仅广大青年喜爱上这种裤子,连中老年人也开始穿上牛仔裤。后来,李威及其继承人又将牛仔裤事业扩展到世界各地,使牛仔裤风靡全球。

    牛仔裤的发明史是一个很闪亮的例子,它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一个有志于创富的人,若能洞悉需求的动向,并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开拓胆识,就能独辟蹊径,出奇制胜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来。

    智慧创造财富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靠简单劳动来谋取自己的衣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验已经足够了;在工业社会初期,人们依靠cāo作机械求得三餐温饱,上岗前的培训也可以应付日常工作。

    但是在市场经济中,所有的经验和岗前培训已经不足以应付工作。社会竞争依靠异想天开的创新精神,成功必须要有丰富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干活,还要思考着干。也就是说,不要用自己的本能和习惯来想问题,要时刻带着脑袋干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有个犹太人并没有任凭命运的摆布,放弃自己对新生活的向往。在铁窗里,他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现在惟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都认为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三。”最终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dú死了几十万人,而这对父子俩却坚强的活了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年,这父子俩来到美国,他们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有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道:“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发现它更大的价值,应该认为它是3.5美元,甚至更多,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第63节:创业者的眼光

    作者 : 康贻祥

    20年后,这位伟大的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经营过很多生意,做过铜鼓、瑞士钟表哂上的簧片、奥运会的奖牌等等,他也曾经把一磅铜卖到过3500美元。这时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企业,成为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可是,真正使他闻名天下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后很多遗弃的废料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于是政府便向社会广泛招标,希望有人把这堆讨厌的垃圾处理掉。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也没人应标。这时正在法国旅行的他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他未提任何条件,就当即和当局签了字。

    他的这一举动引来许多人的暗中发笑,纽约许多运输公司都觉得他很愚蠢。因为当时在纽约州处理垃圾有着严格的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

    就在很多人等着看这个犹太人的笑话时,他却在专心的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