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8 章(第1/4页)  读史巧经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动dàng与深刻变革的时代,他以商人的胆识、思想家的睿智,洞察到诸国分立、兼并逐步走向统一的社会发展趋势,胸怀创造霸业的宏伟政治抱负,申明大义,从政辅佐齐桓公达十余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落后的齐国迅速崛起,雄踞五霸之首,将趋利避害的商业策略贯之于政治,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管仲出身寒微,从小就诵读《诗》、《书》,学习礼仪,练习驾车、shè箭的武艺。但因为生活贫困,他在年轻时不得不中辍学业,去从事被人看不起的商业,以经商来养家糊口。由于善于把握商机,他总能出其不意地大赚一笔,同时这些经历也促进了他对社会的了解,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知识与经验,对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弊病有了深刻认识。面对社会动乱、国家贫弱、人民困苦的生活现实,他立志要干一番事业。

    《管子?禁藏》篇揭示出了商业经营的一个基本谋略:趋利避害。天下这么多事情,大家都是为一些利益所驱使,为利益而管子像奔忙。人之常情是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不可能不干,见到祸害则不可能不躲避。商人们做买卖,夜以继日地赶路,两步并作一步走,千里行程也不会感到遥远。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努力向前可以获得更多利益!

    渔人们入海捕鱼,海水深达万仞,逆流而进,冒着生命危险停留于百里之外,日夜cāo劳而不归,因为多捕到一些鱼,就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凡是利益存在的地方,山再高也能爬上去,水再深也能潜下去。善于治理的人,能够看准利益之所在,因势利导引导大家获得利益,那么人们自然会不待推动而自觉前往,不待牵引而自动过来,不用烦琐扰攘而人民自然富裕,过上美好安定的日子。这就如同禽鸟孵蛋那样,蛋隐藏在羽翼下,见不到形迹,听不见声音,不知不觉地便把雏鸟孵化出来了。

    在经商过程中,“利”与“害”的矛盾更是斗争的焦点。商业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经营目的的,投资是期望财富不断地增长,实力不断地扩展,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企业是经济组织而不是慈善机构,因此经商必须旗帜鲜明地追求经济利益。

    第81节:天下治生祖白圭

    作者 : 康贻祥

    商业的利润来自市场运营,来自顾客一方,如何趋利避害获取利润呢?作为经商者要有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利与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为了获取利益必然首先向顾客“给予”,这其中包括调查顾客的需求、购买动机,从而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通过广告宣传把产品信息传递给顾客,同时,还要加强售前、售中、售后各项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在这一阶段,商人进行的是一系列“利他”的行为,这是否有悖于“趋利避害”的原则呢?当然不,如果把商业在市场中的投入也看作“害”的话,那恐怕这位商人就要另投他业了。事实上,只有经过一系列不懈的利他行为,经商才有可能实现“利己”的目的,自身的经济利益才能得以实现。

    在经商运作中,“利害”关系亦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商业内部利益的分配直接触及商业内部员工的直接利益。我们要正视“皆为利驱,皆以利往”的利益观,这是经商的根本。

    趋利避害的积极意义在于:经商者在能判清“利害”的情况下应有足够的能力化不利为有利,这是现代经营中至高的谋略之一。因为在商场竞争中有些问题是无法闪避的,这时候就需要商人能够“智者之虑,杂于利害”,考虑问题要兼顾利、害两个方面,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在有利情况下看到不利,采取措施避免不利情况出现。而在不利情况下也要能够看到有利,创造条件使不利转化为有利,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创造条件的思想前提是学会全面地考虑问题,而在具体关系上就是因势而变地创造条件,使自己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