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11章 老少同堂(第2/5页)  东鲁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近旁那名忠仆的眼睛,明显地就是一亮:“公子好眼力!”

    这句话,还真不是讨好。

    一般人吃到好茶,除非是茶道高人,否则,一般都很难准确地道出茶的出处。

    再说这天目盏,在这个家里,也只有老太爷习惯使用。老爷夫人那边,虽然知道这茶盏的来历,却总嫌它灰不溜丢不起眼,比不得那些官哥青花赏心悦目。

    这套茶具,还是老太爷的一个学生当年赴京就任时,打南边带来的。

    说白了,这家里的下人们,认得这套茶具的也不过就他们几个身边人罢了。

    可是这位小公子却一眼就认出来了,还念了那样一首诗,倒是跟老太爷当年初次看到这套茶具的时候,所念叨的差不多呢。

    这茶盏最早是和尚们用的,拿来配禅诗,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冲着这句品鉴,说是鲁王府来的,再无疑问。

    大概也只有鲁王府那种地方,才会教养出这等不凡的见识来。

    老仆满面欣赏。

    若萤冲他微微点头,态度温婉,一如旧识。

    严老先生却不动声色,置若罔闻。

    他不吭声,也许是出于习惯,也许是出于轻视。但不管是哪一种,这都不是若萤想要的氛围。

    想起尚未作自我介绍,若萤悠悠道:“晚辈姓钟,暮鼓晨钟的钟,名若萤,尚无表字。因在家中排行第四,所以大家都习惯以‘四郎’相呼。还有个诨号,说出来怕有污老先生视听,是坊间以讹传讹的叫法,叫‘拼命四郎’。”

    严老先生依然没什么反应。

    倒是那名老仆,担心冷了场子,自旁跟了一句:“‘拼命四郎’?这么说,公子就是那个鼎鼎有名的钟四郎?”

    若萤笑道:“老伯谬赞,严老先生尊下,‘鼎鼎有名’四个字,晚辈受之有愧。”

    “不愧c不愧。公子这个年纪,已经很难得很难得了。公子要读书科举,这可是正经行事,我们这些做奴仆的,都觉得公子是个有出息的。”

    “身为男儿,光宗耀祖c拯时济世,理所当然。”

    “四郎的话,应该没问题的。我们清哥儿的好朋友,差不到哪里去的。”

    “不过是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罢了。长久以来,承蒙陈兄多方关照,实在是言语难表在下的感激之情”

    老奴连连摆手:“四郎客气了。正是因为有四郎和李家二郎这样的朋友,我们家清哥儿的脾气比以前可是好多了。以前哪,见谁也没个话儿,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现在,好多了,也知道生气上火了,高兴了,也知道给你个笑模样了”

    “人都是会变的。”若萤含笑道,“每个人一生中,总要经历几个相似的阶段。在这些时期,多多少少都有些古怪,会让家人生气c让父母操心,弄的不好,还有可能因为不天高地厚,作下大业,甚至是给自己造成伤害。”

    老奴兴趣满满地点点头:“听四郎这么一说,好像是呢”

    从“小公子”到“四郎”,拉近的不是一点半点距离。不管是对方有意的c还是无意的,若萤都不打算放弃这个机会。

    “最初是幼儿时期,就是刚学会走路说话的那段时间。不听话,说往东c偏要往西。不能好好地跟别的小娃娃相处,还动不动会伸手打人。摊上这样的孩子,父母得经常跟人赔礼道歉”

    “确实!”老奴深有同感地频频点头,“老奴小时候,也曾这么着过。”

    “然后,就是老话常说的‘八岁九岁,猪狗都嫌’。”

    这次,不光是老奴,边上奉茶伺候盥洗的几个下人也不由得点头附和起来。

    “再有一段时期,大概就是少年时候了。不再需要爹娘寸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