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七章人间富极两甲子,春华秋实并蒂蓉(第3/4页)  问道江湖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哈,可不是吗,老姐姐见多识广。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那家里有两位老姐姐,可是这府上的福气啊。”

    自从进了这张府,原本满面愁容的天下富甲,不知怎么就开怀了,跟着两位百岁人瑞聊了一下午,投机的很。胡占山见老友能忘掉心结,多嘴多舌的他愣是半天一句话都没插。

    天终于黑了,大雪也如期的飘落,大如鹅毛。

    “两位老姐姐啊,天色晚了,我们也该走了。”

    “张老弟,咱们投缘,这府上客房都空着,你们今晚就在这将就一宿吧,等雪停了再走。”

    “不了,家里人还等着呢,不回去会担心的。”

    张府人再三挽留,也未能留下归家之人。

    就如同九十年前一样,踏着大雪,走出这个不大的大宅门。

    老姐俩守望归人九十年,今天他回来了。却没有相认。老姐俩绝对等不了下一个九十年了。

    “玉蓉,你说今天来的这位张老爷”俞老太太没有把话说完。

    “哎,我听着也像啊,可是怎么可能呢,咱们俩都这个年纪了,老爷他”周老太太也没有说下去。

    两人坐在热烘烘的炕头上,久久的陷入沉思。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村子,同年同月出生了两个姑娘,一个叫周玉蓉,一个叫俞芙蓉。两个妮子从小就慧敏过人,常常相伴玩耍。

    有一年冬天天降黑云,一遮就是小两个月。第二年开春麦苗儿都死了,地里种啥啥不活,可是坑了老农。

    穷人家的孩子反正也是没有出路,更何况是女娃,便被带到集市上。放眼望去,满眼尽是插着稻草的一个个小脑袋,有的哭喊,有的绝望,惹人怜悯。

    刚好一位姓张的老爷来此地做生意,又刚好买下了周玉蓉和俞芙蓉做丫鬟。

    张老爷在村里起了一所大宅子,比两个丫头能想象到的最大的房子还大。虽然是丫鬟,但也是孩子,张老爷也不舍得她俩做苦活儿。偶尔还教她俩读书识字。

    这两个姑娘真是聪明伶俐,又勤奋善良。俞芙蓉好像春天的莲花,生机勃勃,伶俐可人。周玉蓉好似金秋的谷穗,沉稳饱满,温婉乖巧。一个春华,一个秋实,很是得张老爷欢心。于是两人便成了家里的管家,总理内务。

    张老爷钱多的很,帮助全村人脱了贫,一年的光景村子竟变得像个小镇般大小。两个丫头自然也帮老爷看管不少银钱。

    直到一年后的一个冬天,在大雪天的傍晚,老爷出去办事,便再也没有回来。两个丫鬟一等就是九十年。那一年,她俩十五岁。

    正房正厅只是每日打扫,老爷没有回来,便不准外人进入。

    身为丫鬟,便为奴为妾,都要听老爷安排。可是直到两人四十岁,也不见老爷回来,家大业大,却人丁稀少。于是二人便各自领养了娃娃,没有姥爷允许,不敢姓张,随了自己姓,如今,都已四世同堂。

    他走那年,她俩还是孩子。此时归来,二人依旧姑娘。

    张金山与胡占山走出望归城,却没有陆地飞行赶回坨坨岭,而是一步一步慢慢的走,慢慢的走。

    雪地里没有月光,却莹莹如昼,落雪密的看远处像雾一样浓稠,西北风一刮,简直睁不开眼睛。

    望不断白雾锁天地难分;

    落不尽瑞雪笼远山无色。

    吹不完风卷白尘;

    不辨灰云万里。

    目不见黄枝伴枯柳颓难断;

    伤不忍劲草摧折蒿渐残。

    听不实饥兽群鸣雷滚滚;

    嗅不够芳自苦寒梅香纯。

    张金山走着走着两行热泪流下,一行去悲,一行忆暖。

    天下富甲一生行宫别院太多,佣人更是无数。他早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