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党争再起!(第1/2页)  帝凰女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如何封赏有功将士”这句话说的就特别暧昧了,这个“有功将士”他们除去那些将领以外,还有太子殿下,还有二十万南征军,甚至还有一个特殊的人。

    二十万南征军还好说,大齐一直都是府兵制,除了十三卫十万大军拱卫长安的募兵以外,其他都是府兵。

    所谓府兵,就是兵农合一,闲时为兵,忙时为农。每郡县都设有折冲府,置折冲督尉一人,果毅督尉两人,每个折冲府视当地郡县人口而定,多则一千二百余人,少则八百余人,大多一千余人。

    府兵都是自备武器,马匹,所以对于这些人,大齐只需要给点银子就能打发了。

    “那就请兵部拟个章程吧?”

    元和帝也不懂这些,不过不要紧,只要二十四衙门正常运转,他也就不需要多多操心。

    前面说过,北齐的将军府权力之大令人瞩目,它既有统兵权,又有调兵权,又管着九州八百折冲府,可怜六部的兵部都已经沦为附庸衙门了。

    要说兵部唯一存在的用处,就是给将军府擦屁股和背黑锅。凡是十三卫常驻军的武器马匹都由兵部兵械司的提供,凡是战后的补贴损失都由兵部职方司赏罚,凡是出了问题也都是兵部挨批,实在是六部之中地位最低的衙门。

    兵部的官员都是一些被朝廷排挤的郁郁不得志的人。只见得兵部尚书子车炜颤巍巍地走了出来,他在这这位子坐了快三十年了,一直都是老实人。

    子车炜是六部堂官尚书中,唯一一个寒门士人。难以想象的是,凭他一介寒门竟然能做到六部尚书之职?

    因为品无寒门!

    子车一族,严格说起来也是五十年前的名门望族,泾阳子车氏在前周王朝出过两任皇后,三任宰相,如果不是一夜之间北齐代周,子车一族也不会沦落到如此境界。

    对于子车一族给予重任,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安抚徐明正这样的前朝老臣们。即便如此,子车一族也逐渐没落成寒门了,因为,没人跟他们玩。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无党无派的尚书,所以也才能在这个位置坐了那么久了。子车炜也知道,一但自己流露出结党营私的意向,长公主殿下一定毫不犹豫的将整个子车氏掐死在襁褓里。

    正可谓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所有将领皆升一级,副将白司鸣樊城两战颇为出彩,升五千人将。所有士兵赏白银五两,阵亡将士,派抚恤金白银二十两,共计白银一百三十万两。太子殿下统领全局,指挥有度,暂且待定,由圣定夺。至于南陈降将梁子衡,老臣建议其有游击将军升为定远将军,官升三级,以示皇恩浩荡。”

    说来这些封赏也是合情合理,定远将军和游击将军都是武官散职,没有实际的统兵权。真正的统兵权是在将军府治下的折冲府和千人将手中,因为是降将,肯定不会委以重任。

    而白司鸣本来就是三千人将,顾名思义执掌三千人,但是升了五千人将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实打实的统兵大将了,再去一步就是堪比十三卫大将军之职了!

    元和帝眉头微皱,转过头看向文员人中,问:“户部库银可否充裕?”

    让元和帝唯一担心的就是国库的库银,要知道北齐一年的税收不过三百万两不到,除去各种开销,所剩无几。今日要安抚二十万将士,就要花去一半的税收,可见战争是如何的吞金兽?

    户部尚书张禹是北齐最年轻的尚书堂官,出生晋阳张氏,因为张家颇通商贾,故征为户部尚书。

    “回禀陛下,国库存银并不多,微臣建议今年永安宫的整修暂且延迟,这样也能接济一下国库。”

    张禹不卑不亢地站在中间,吓得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张禹是要从陛下碗里扣钱出来啊?谁不知道永安宫是陛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