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使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要陈知非自己拿笔看报关单原件与打印副件两者进行对比找出不同,发现问题时用铅笔画个圆圈圈起来,遇到不懂得地方问他,他会解疑释惑耐心回答陈知非的问题,告诉陈知非该怎么做。早在公司总部扫描报关单的时候,陈知非已将报关单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了,有的内容他能看懂,也知道个大概;有的内容他看不懂,反复琢磨也理解不透。今次有小孟指点迷津,过去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经小孟这么一说和一写,一下子就全明白过来了,觉得复审(校对)报关单不过如此,对他来说不算很难,真可谓是轻车熟路,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唯一让他感到有难度的是国家和港口城市,这二块全是用英文字母拼写的,这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他早已将过去在学校课堂学的英语单词忘得九霄云外,只记得n一cyeskcthis这几类简单的单词。他觉得胖经理把他这样的人弄到复审员工作岗位上实在是让人感到滑稽可笑,他不知道胖经理到底安的是什么心,为什么一定要把他调到报关公司来,逼他学做复审的工作。还有让他感到头痛的是有的报关单长达几页,甚至是几十页的商品名称需要用计算器进行人工计算,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审核的数字差一点点都不行,需要精确到四舍五入计数。就连报关单上的标点符号和错别字也不能漏过,否则申报的报关单被海关审单中心退回产生的退单费,他们都要面临罚款克扣工资,所以心理上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为此,他每晚下班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反复背诵世界各国港口和城市的单词,结合手写和默念以及白天工作时看到的加深对这些单词的印象,花一至二个小时反复背诵强化记忆,力求做到过目不忘。每次报关单复审(校对)完他都是先交给小孟检查,因为那些女预录入员根本就信不过他,她们宁肯要小孟复审(校对)也不看陈知非校对的报关单。终于有一天小孟忍不住发火了,他睁着戴隐形眼镜的眼睛对她们说:“他已经会了,你信不过他,你自己拿着看吧,不要再找我看了,我这里还多着呢。”边上坐着的一个戴眼镜的报关员主管提醒说:“让他(陈知非)把自己的名字写上。”他和小孟的关系最好,俩人年纪相仿又是同事加室友的关系。经这位报关员主管一说,那些女预录入员便不再说什么了,加上工作紧张,时间又很紧迫,没有人再提出异议,陈知非有些感激的看着他。这主管和胖经理是亲戚关系,来自北方的城市,看俩人的姓名就能知道他们的关系有多么亲近,胖经理叫董莺丽,他叫董应兴,这俩人的姓氏后面的字连起来很容易让人想起“应该美丽高兴”的谐音,似乎他们的父母就是为此而起的名字。小孟再三嘱咐陈知非说报关单校对好了一定要在背面写上你自己的姓名,这样就可以搞清楚是谁校对的报关单,怕陈知非没有听清楚,他又在纸上写道:切记!切记!切记!陈知非感觉很好笑,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压力。与其说小孟是认真负责的,不如说他是想撇清俩人的关系,以便真出了问题的时候他可以通过姓名划清界限。
通过先易后难,由少及多,陈知非逐渐学会了复审的工作,但校对的速度还是很慢,跟小孟相比还差很远,双方不在一个层次上面。这引起小孟的不满,他多次催促陈知非快点做,就像是拿着鞭子抽打他的背一样,令陈知非感觉很反感。他们复审(校对)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预录入员打单的速度,因心里有压力怕出差错罚款,宁肯慢工出细活,导致桌子上的单子经常堆积的像小山一样。到了下午,男报关员们开始忙碌起来,将已进入电子审单环节的报关单盖好章放在塑料框里,等到时间节点他们端起塑料框往外跑,过了一会又拿着空框回来。小孟也变得紧张兮兮的,看见陈知非的动作稍有慢些或者闭眼打瞌睡,声色俱厉的催促陈知非快点校对!他用的最多的字眼是马上要开船了,快点对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